福建寧德霞浦縣目前成為海參養殖大縣,海參養殖產業也發展的風生水起。眼下正值海參收成季節,海參的價格怎樣?銷路是否暢通?養殖戶和企業需要政府的哪些具體幫助?如何把海參產業做大做強?帶著這些問題,霞浦縣領導結合正在開展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深入海區和加工企業,詳細了解今年海參生產、加工、銷售情況,并召開現場辦公會議,協調解決相關問題。
“我們現在急需一筆加工海參的資金,請政府幫助解決。”“希望政府能幫助我們海參加工企業注冊商標、打響品牌,提高海參品質。”3月19日,在霞浦縣海參主產區溪南鎮的會議室里,海參養殖戶和加工企業代表們紛紛向專程來調研海參生產、加工、銷售情況的霞浦縣縣長王斌反映需求。
近年來,霞浦縣海參養殖風生水起,成為我國南方最大的海參養殖基地,去年產值達14億元,并成功入選“福建十大漁業品牌”。今年,全縣適養海區投苗達5000多噸,養殖數量約10萬筐,預計產量1.5萬噸,產值15億元。
“今天,這些政府部門和金融機構,就是要來幫助大家解決問題的。”在聽取了養殖戶和加工企業意見和建議后,王斌當即要求公安、工商、邊防、海洋漁業等部門,加強海區監管,加大巡查力度,確保海區安定。同時,嚴防欺行霸市、里外勾結、故意壓價等違法現象,維護群眾利益。成立信息服務平臺,對海參價格行情進行搜集整理,當天發布相關信息,加大海參市場營銷宣傳力度。相關部門和鄉鎮要積極引導鼓勵養殖戶對海參進行自主加工,科學應對市場變化。工商、質監等部門要指導支持海參加工企業創商標、打品牌,提高海參品質……
“政府給我們送來了‘及時雨’,我們養殖戶應對市場的信心更足了。”現場辦公會議后,養殖戶曾成燈高興地說。
來源:中國水產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