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車車的馬鈴薯從四薯之鄉恩平市良西鎮龍安塘村源源不斷運出,農戶笑逐顏開。通過幫扶冬種馬鈴薯,農戶收入大幅增長。據統計,龍安塘村八成農戶去年都種上了冬種馬鈴薯,種植面積達900畝。由于遇上好時年,畝產平均達到5000斤,目前市場收購價達到每斤1.4元,畝產值達到7000元。22戶貧困戶按每戶種植3畝計算,僅此一項,每戶貧困戶增加收益21000元,人均增加純收入近4000元,增收效果顯著。
調查研究,選準項目
龍安塘村是在新一輪扶貧“雙到”工作中被列入為省的重點幫扶村,由江門國稅局、江門農行、江門建行三個單位共同幫扶。為解決最為關鍵的貧困戶增收脫貧問題,駐村工作組從6月份開始,通過近兩個月的調查研究,在發揮當地農戶種植的傳統優勢的基礎上,制定出適合該村發展種植馬鈴薯扶貧計劃,10月份成立了恩平市良西鎮龍翔“四薯”專業合作社,建立起100畝的馬鈴薯種植示范基地,動員組織所有的貧困戶入社,采取“專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實行“四送一包”(送種子、化肥、農膜,包銷路),以點帶面開展種植扶貧。
大力幫扶,落實物資
對于入社的22戶貧困戶,駐村工作組通過多方的溝通,發揮部門的優勢,籌集近10萬元的資金,按每戶種植3畝的標準,于2013年10月份購買一批種苗、化肥、農膜、農藥,發放每戶4554元的冬種馬鈴薯的種植物資,有效在推動了基地農戶種植的積極性。
加大培訓,提高技能
在冬種開展之前,駐村工作組在鎮農辦的大力持下,在11月份召開冬種動員會,邀請鎮的農辦主任進行馬鈴薯種植技能培訓,種植大戶作經驗介紹,并做好種植風險管理,給農戶購買冬種馬鈴薯種植保險,消除農戶的后顧之憂。
領導重視,解決銷路
示范基地系著22戶貧困戶的脫貧大計,各級領導高度重視,關注著馬鈴薯長勢,多次到種植基地進行調研,了解馬鈴薯生長情況及商討銷路問題。在春節慰問期間,當得知馬鈴薯豐收在望后,江門市國稅局局長林家慶等幫扶單位的領導要求一定要確保產銷兩旺,讓貧困戶真正實現增加收入,確保種植的良性循環。目前,林家慶局長一方面要求駐村工作組積極發揮專業合作社的主銷售的渠道作用,另一方面要求幫扶單位要利用部門的優勢,最大限度地幫助貧困戶解決銷路,讓小小土豆化為貧困戶脫貧致富的金豆豆。
來源:廣東農業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