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貨市場在政策主導下逐漸擺脫頹勢,穩中趨升的現貨走勢將扭轉期貨市場的下滑勢頭。
自3月下旬以來,玉米期貨價格弱勢下滑,玉米下游需求不佳,飼料和深加工需求雙雙疲軟,使得期貨價格無力向上。但與期貨疲弱走勢相比,現貨價格卻沒有出現跌勢。
臨儲之外,生霉超標專項收購將啟動
國家臨儲收購使得東北產區的玉米價格堅挺。截至3月中旬,東北臨儲玉米收購數量已經超過5900萬噸。天量玉米入庫使得東北產區剩余糧源極為有限,遼寧地區余糧不足一成,吉林和黑龍江地區余糧不足兩成。貨源稀少導致局部地區出現抬價收購現象。
除了臨儲之外,東北產區生霉超標玉米專項收購將啟動。為了減少農民損失,保障農民的種糧積極性,中儲糧將加大收購生霉粒在5%以下符合臨儲質量標準的玉米,減少市場流通,為霉變超標玉米騰出市場空間。內蒙古、吉林和黑龍江政府負責組織實施生霉粒在5%以上的玉米專項收購,鼓勵四家國家定點燃料乙醇生產企業優先使用生霉粒超標玉米。
從政策加碼可以看出,霉變超標玉米的價格也將受到保護,東北產區玉米價格將帶動現貨市場穩中趨升。
港口價格堅挺,南方庫存下降
從南北方港口價格變動趨勢來看,春節之后,港口平艙價格一直保持穩中小幅上漲走勢;春節之后,北方港口庫存小幅增加,庫存數量從300萬噸小幅上漲到330萬噸,但港口平艙價格從2340元/噸上漲到2360元/噸。由于東北產區優質玉米向臨儲庫集中,港口玉米上量受到很大影響,港口價格穩中趨升。
盡管春節之后受疫情影響,禽類養殖遭受重創,供過于求導致生豬出欄價格一跌再跌,但從南方港口庫存持續下降看,市場剛性需求仍然存在。春節之后到3月下旬,南方港口玉米庫存數量從70萬噸下降到40萬噸,港口價格出現趨漲走勢,港口平艙價格從2330元/噸上漲到2350元/噸,飼料企業"隨用隨采"的采購模式依然為市場帶來需求。
現貨市場為期貨提供底部支撐
從現貨市場來看,玉米需求不佳,市場供過于求的壓力被國家巨量的臨儲收購化解,東北產區價格率先筑底回升。如果再加上霉變超標玉米的專項收購,整個東北產區的玉米價格將告別跌勢。
來源:期貨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