鈣是蔬菜作物生長發育不可缺少的一種重要元素,而且多數蔬菜都喜鈣。在鈣不足的情況下,會引起作物生理失調,植株生長受阻,果菜類不結實,或者導致其他生理病害發生。近年來不僅露地蔬菜栽培缺鈣,保護地蔬菜缺鈣更為嚴重。
由于鈣是非活動性元素,韌皮部中極少有鈣的移動,根系中鈣的下移有限,一般幼葉及幼嫩組織上、果實中極易缺鈣。表現為植株新生部位如頂芽、根毛生育停滯,萎縮死亡,新葉粘連,不能正常展開,展開的新葉常焦邊,殘缺不全;植株矮小柔軟,節間較短;果實頂端易出現凹陷,黑褐化壞死;嚴重缺鈣時生長點壞死。
那么,蔬菜缺鈣應該如何"補"呢?
一、施用腐熟有機肥、底肥補鈣 有機肥養分全面豐富,能改善土壤物理結構和化學性狀,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減輕旱害,促進蔬菜對鈣等營養元素的吸收。同時,腐熟有機肥能避免對根系造成損傷,一般結合耕地每畝施2000-3000公斤腐熟有機肥,再加入過磷酸鈣30-50公斤。
二、合理施用石灰,改土培土 石灰是常用的鈣肥,在酸性土壤上施用石灰有利于提高土壤ph值,改善土壤結 構,也有利于減輕病害,增加作物產量和改善品質。石灰的施用量與土壤類型、酸堿度、作物種類有關。一般每畝用40-80公斤的生石灰或熟石灰較為適宜。沙土壤石灰用量應適當減少,作改土用時,每畝應施150-250公斤。
三、深耕、地膜覆蓋栽培 深耕可充分熟化土壤,改善土壤的物理和化學性狀,增強保水保肥能力;采用地膜覆蓋栽培,保持土壤水分的相對穩定,減少鈣的流失。(妙寒)
來源:內蒙古農牧業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