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堂大藥房出售奶粉。
嬰幼兒奶粉安全問題關系千家萬戶。國務院常務會議曾進行專題討論部署。各部門依據部署紛紛按照職責劃分推出整頓措施。其中“嬰幼兒奶粉進藥店”備受關注。
但時隔近半年時間,奶粉進藥店在現實層面遇冷,全國普遍來看藥店奶粉月銷售6罐。昨天,商務部下屬的中國國際貿易學會國際品牌管理中心作為牽頭單位,就“奶粉進藥店”現狀、困難及出路等相關問題回答記者提問。
■現狀
月售僅六七罐
據了解,去年10月27日奶粉進藥店試點開始后,云南、山西、海南、江蘇、安徽、廣西、福建、河北、山東、新疆、重慶、河南、陜西、甘肅等各省區市地方政府根據通知要求出臺試點工作方案,作出了具體部署,提出了明確要求。全國18省份出臺細則,全國200家連鎖藥店涉及1萬多家藥店開始銷售嬰幼兒配方乳粉。但從去年10月啟動的“奶粉進藥店”至今已經近半年時間,從北京參與試點的五家藥店來看,銷售情況差別很大,截至3月27日,燈市口店平均月銷售量為50余罐,1月份單月最佳銷量86罐,但這只是個例。
中國國國際貿易學會副會長、國際品牌管理中心主任許京介紹,從全國的情況來看,1個月只賣出六七罐的情況較為普遍。“的確有些店由于地理位置和各方面原因,銷售狀況不佳。”許京說。
■探因
各方準備倉促
許京指出,目前從全國的情況來看,奶粉“進”藥店經過前期努力已經從無到有,漸入佳境,但從藥店銷售“出”去卻困難重重,面臨巨大挑戰。
現實遇冷,究其原因首先是各方準備不足。許京指出,無論奶粉品牌、藥店及消費者都沒有做好足夠的準備,品牌還不熟悉在這個全新的渠道中如何做促銷以及對消費者提供服務,藥店自身服務意識與競爭激烈的母嬰店和寶寶店相距甚遠,自身的專業優勢尚未發揮出來。消費者習慣培養自然是更需時日。
許京指出,奶粉如何從藥店賣出,最大的問題就是引流的問題。這也是現在“奶粉進藥店”項目面臨的最大挑戰。傳統藥店本身客流量不大,若是工作日人流量肯定就更小。本身的基數就小,分給奶粉的客流固然不多。
來源:京華時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