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啥?銷路咋樣?能掙多少錢……"正成為時下農民們反復思量的問題,但遵化農民對此卻早有"定計"."現在有了訂單,種地不用發愁銷路,價格合理有保證,收入也穩定。去年被預訂的8畝山坡黃瓜賺了三四萬元,今年準備多種幾畝。"團瓢莊鄉農民陳玉榮說到今年增收大計滿臉幸福。
近年來,遵化按照"突出強項抓特色、龍頭帶動擴規模、培育精品創品牌"的發展思路,堅持把發展訂單農業作為促進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的重頭戲來唱,充分依托資源優勢,采取"公司+基地+農戶""公司+合作社+農戶""超市+合作社+農戶"等模式,與農戶簽訂香菇、板栗、設施蔬菜、小雜糧等農產品收購合同,實行產中指導、產后包銷的"訂單式"產業化經營模式,實現生產、加工、銷售的無縫對接。
這市不斷創新產業化經營機制,培育發展了196家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協調公司、超市與"產、加(供)、銷"關系,確保農產品生產向覆蓋面廣、合作領域寬、帶動能力強、產出效益好的方向發展,解除了銷售風險,降低了種植成本,讓農民吃上了"定心丸"實現了農企、農超的雙贏。
今年,這市特色農產品基地面積達6.5萬畝,50多個村實現了"農超對接"惠及農戶6萬多戶。(宏武 雙利 春寶)
來源:本網論壇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