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秋東北地區雨水較多,部分地區農田土壤過濕,特別是因洪澇災害沿江不少農田積水封凍。入冬后東北大部降雪早、雪量大、積雪厚,立春后又出現幾次大范圍的降雪過程。氣象部門預測,春季東北地區平均氣溫比常年偏低1~2℃,降水偏多1~5成,局部可能發生重于2013年的低溫春澇"雙碰頭"情況。為搞好大豆春耕生產,農業部大豆專家指導組和全國農技中心共同研究提出如下技術意見:
一、合理輪作倒茬
東北四省區有效積溫較低的大豆集中產區,應大力推行大豆與玉米、小麥、馬鈴薯隔年輪作;中部和南部地區,實行大豆與玉米隔年種植或一年大豆、兩年玉米的輪作方式,實行土地用養結合,促進各作物均衡增產和耕地的永續利用。
二、及時整地散墑
低洼地和積雪較厚地塊,要抓緊活雪排水,防止地面積水;平崗地及時頂漿起壟,扶壟夾肥和播種一次性完成;深翻地采取早春耢地封墑、頂凌散墑、起壟夾肥、播種聯合作業;耙茬地和深翻耙茬地視土壤化凍情況及時耢地、頂凌散墑和頂凌起壟播種;玉米原茬越冬地塊在壟臺土壤化凍5~6厘米時,及時進行滅茬散墑,扶壟種豆。待墑情適宜后及時進行起壟、鎮壓、播種。建議采用大馬力寬幅機車組作業,以免造成耕地過度壓實。
三、精選良種并搞好種子處理
嚴格選種,采用分級播種,種子凈度>;98%,含水量<13.5%,發芽率>;85%(采用精量點播的發芽率>;95%)。合理安排不同熟期品種,避免越區種植。澇洼地或積雪多的地塊播期可能拖后,要提早做好早熟救災品種準備。品種可選用比所在區域種植早1~2個積溫帶的品種,最晚播期控制在5月下旬。做好播前曬種、種子包衣或藥劑拌種工作。曬種一般能使發芽率提高13%左右,提早出苗2~3天。包衣時按藥種比1∶75~100處理,用種子量0.5%的50%多福合劑或種子量0.3%的50%多菌靈拌種可防治大豆根腐病,蟲害嚴重的地塊還應選用含殺蟲劑的包衣劑。未包衣的種子,需用35%甲基硫環磷乳油拌種,以防治地下害蟲。拌種劑可添加鉬酸銨,以提高大豆出苗率和固氮能力。
四、因地制宜選擇播種方式
來源:本網論壇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