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號文件出臺后,來黑龍江調研目標價格補貼的單位非常多,出臺相關細則估計就是時間的問題了?!?月1日,黑龍江糧食系統的一位不愿具名的消息人士對《華夏時報》記者說。
在3月26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改委秘書長李樸民曾透露,有關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與政府補貼脫鉤的改革工作正在研究制定,有關部門正根據國務院的統一部署抓緊擬定相應的政策措施。
《華夏時報》記者多方采訪獲悉,國家將按耕種面積和畝產量,并參照大豆和玉米的比價,最終確定東北三省及內蒙古地區大豆目標價格補貼辦法,由于上述地區正處備耕階段,發改委、財政部等部門正在對耕種面積等數據進行測算。
調研
齊齊哈爾大豆協會會長陳彥貴最近的電話不斷,經常有農民登門拜訪,向他詢問大豆目標價格補貼的事情:究竟按什么補?能給農民補多少錢?
“眼看大豆就要播種了。今年天氣暖和,估計4月中旬就能播種了,實際農民備耕從年初就開始了,大家都希望補貼政策趕快出臺,因為種子一旦播下去,種豆還是種玉米就改不了了。”陳彥貴說。
與此同時,大豆目標價格專題調研組日前也來到黑龍江省海倫市六糧庫、冬雪生物科技公司,對大豆收儲價格及大豆產品加工情況開展了調研。
一位知情人士告訴本報記者,調研組在扎音河鄉民安村農戶家中對糧食作物主要品種種植情況、種糧成本變化情況、土地流轉情況,以及大豆目標價格預期、糧食銷售渠道等問題進行了座談交流。
在座談會上,農民普遍反映,種大豆的經濟效益遠遠不如水稻和玉米,一公頃黃豆只能賣1萬元,而一公頃玉米則能賣1.5萬元,一些農民已經開始著手將原本種大豆的黑土地轉向種玉米。
這并非個案。據一位業內資深人士介紹,玉米、大豆作為旱田作物,種植面積處于競爭狀態,此消彼長,只有在種植收益相當(即:大豆價格≈玉米價格×大豆/玉米單產比值)時面積才相對穩定。
“2011年,按種植成本相當測算,玉米、大豆單產比值為1∶2.8,即1元玉米對應2.8元大豆;但2013年,我省玉米收購價格為1.11元,大豆價格僅在2.30元,差距懸殊,因此農戶多數棄種大豆?!鄙鲜鋈耸糠Q。
來源:華夏時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