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廣西山藥——紫玉懷山在姜堰區張甸鎮張前村100畝基地里“安家落戶”,全省首個規模種植山藥的基地誕生。
朱春靜是創立張甸鎮張前村山藥種植專業合作社的發始人,也是我省引種廣西山藥——紫玉懷山的第一人。前幾年,他在外地創業,完成了原始資本積累,經過一年多時間考證,決定引種廣西山藥——紫玉懷山。今年他在張前村選擇100畝沙質土壤地,投資300多萬元試種山藥。他說,本地種植山藥與廣西種植大有不同,廣西種植山藥是種栽容易、挖采難,而我們這個地方是種栽難、挖采易。他思來想去,決定像栽種山芋一樣,先肥地、后翻耕、再筑壟,然后下種。為便于采挖,他還動腦筋,為山藥搭起了塑料“小窩窩”。
怎么種栽呢?朱春靜在現場演示了種栽技術,先開槽,把塑料盒放入其中,然后鋪上稻殼兒,再蓋上土,將山藥塊根端有芽的一節作種,即龍頭,插入小盒子的當頭,再覆土,這樣就算整個栽種流程完成了。
朱春靜說,不過在栽種之前,還要對山藥種植進行殺菌消毒。然后才可栽種在沙質土壤里,還要讓土壤酸堿始終保持顯中性。山藥發苗期大約7個月。到10月份藤蔓,然后開始長山藥,到12月底就可以挖采。
朱春靜還說,這100畝地產出的山藥現在已與上海、北京、南京等大中城市的超市結了“娃娃親”。山藥銷路一點都不愁。張前村黨支部書記、村民委員會主任陳石章向說,本地種植山藥是頭一回,一旦有收獲,將在全村進行大面積推廣種植。
來源:江蘇農業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