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種菜族,開心種菜放心吃菜
以前串門,主人多會請你去陽臺看看他種的花,如今再去,很有可能領你去看他種的菜了。請客吃飯,自家采摘的新鮮蔬菜無疑是風頭最勁的佳肴。這就是都市農耕族的生活寫照。
他們有的是為了吃得更環保更綠色,有的則是把它當成休閑生活的一部分。每個人心里,都有一畝田,種下的是一種心情。顯然,這一群杭州城里住在"鋼筋森林"里的"菜農"與其說是種菜,不如說是在經營著一種心情。
不打農藥不施化肥
親手抓蝸牛
拓荒開菜地
找回小時候味道
種菜2年多的張金華談起"務農"表示自己因為喜歡所以著迷。
他住在濱江一橋附近,距離小區五百米左右的錢塘江邊有個漁船碼頭旁,菜園就在那里。去年春天散步到江邊,看到有人在開荒種地,他就心動了。
在一堆亂石堆中,張金華就地取材。掄起鏟子,他把江邊的淤泥一袋袋扛上來,倒到亂石堆去。"那時周末一有空,我就去江邊挑泥巴。"兩個多月后,鋤頭把手磨出了繭,亂石堆上的菜地成型了,有六個車位那么大,學著隔壁菜地,開成一垅一垅,有模有樣。
有了菜地,種些什么?一開始張金華完全一頭霧水,網上淘各種種子,統統種下去,"簡直雜亂無章,第一次收成很差,因為什么都種,實際卻收不到什么。"他說,唯一可以指望的是玉米,還有點收成。遺憾的是,夏天去江邊散步的人很多,大部分被路人順走了。
露天種菜,要看老天臉色吃飯,難免碰上一些極端天氣。去年夏天太干旱,張金華種的番薯結得很少,葉菜基本枯死,連頑強的辣椒也沒熬過來。
冬天也不消停,菜地里蝸牛特別多,早上特別猖獗。這可苦了張金華,早上上班前蹲在菜地里用手抓,聽聽就很費勁。后來他從網上學了一招,把干草燒成灰(俗稱草木灰)灑在菜葉上,蝸牛漸漸逃跑了。
清明前,張金華的菜地又大肆動工了。吸取了去年教訓,今年他直接買現成的菜苗,繞開前期的育種環節,這樣成活率更高。這次種下的有辣椒、茄子、西紅柿、黃瓜、玉米。
他的菜地一年四季沒有"空閑"冬天就種些青菜、紅菜苔。平時他們一家三口在家吃飯的機會不多,收割的菜就送給女兒同學當禮物,送朋友、送鄰居,分享一下勞動果實。
來源:本網論壇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