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朱在馬群一家建筑工地做監理,因為家住江寧東山,每天要騎電動車上下班。路上灰塵大,他特地購買了一款防霧霾口罩,可萬萬沒想到,口罩里的金屬條讓他吃足了苦頭:3月27日晚,他騎車回家時摔了一跤,口罩中鋒利的金屬條刺入面部,鼻子、嘴唇和下巴等多處被劃破,到醫院縫了約200針。
事故回放
小伙摔倒后被口罩里的金屬條刺傷
昨天上午,記者見到了已經上班的小朱。由于傷口尚未痊愈,他仍戴著大口罩。
小朱告訴記者,3月27日晚上9點多,他從工地騎車回家,經過江寧東麒路時,電動車被一個缺了井蓋的雨水井卡住,他一下子摔倒在地。
這一跤讓小朱大吃苦頭。為了防霧霾,騎車時他戴了一個口罩,摔倒后,口罩里的鼻夾金屬條刺入面部。
當時,他從地上爬起來,摸摸嘴巴,全是血,但感覺不是很痛。他就扶起電動車,用餐巾紙捂著嘴,獨自來到江寧人民醫院。醫生檢查后告訴他,“你傷得不輕,這里治不了,趕緊去專業的南京市口腔醫院。”
等小朱打的來到口腔醫院,已是次日凌晨一點了。看到小朱,醫生吃了一驚,原來,他的臉上血肉模糊,伴有多處不規則的傷口。醫生分析,小朱從電動車上摔下時,面部朝下,力量大,鼻翼兩側的金屬條在外力作用下,將他臉部多處部位刺傷。隨后,小朱被推上手術臺,縫了差不多200針。
醫院口腔頜面外科二病區主治醫師王育新介紹,小朱面部多處挫裂傷,從右側鼻下繞鼻小柱至左側鼻翼,延伸至鼻翼旁1.5厘米為挫裂傷;口內牙齦撕裂;頦部有一個8厘米直線形傷口;下唇唇緣至頜部,呈y形挫裂傷。手術后,小朱轉入病區進行抗炎消腫治療,住了5天才出院。醫生告訴他,要半年時間,臉上的疤痕才會消去一些。
昨天,小朱告訴記者,“肇事”口罩是同事從網上買的,每個3元,轉給他10個。記者看到,這種n95口罩上面用中英文標注了品牌、型號:“符合中國gb2626-2006kn95及澳洲/新西蘭1716p1標準”。口罩的上邊沿有一段近9厘米長的銀色金屬條,邊角處較粗糙,摸上去有刀割感。
這只口罩是哪兒生產的?廠家叫什么名字?小朱一頭霧水地說,“口罩上沒標注,我也不知道,幾塊錢的東西,買來就戴了,哪想到會出這樣的事。”
記者實驗
防霧霾口罩里的金屬物,暗藏“機鋒”
來源:現代快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