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全球對蝦產業給人們留下深刻印象,對蝦產量減少,供應量下降,價格上漲,這些變化將給今年的業界帶來更加嚴峻的挑戰。
從對蝦生產方面來看:預計2013年全球總產量約為320-330萬噸,比2011年(400萬噸)下降約15%。去年世界上最大對蝦生產國的我國,對蝦減產數量最多,產量由上一年度的153萬噸下降到120萬噸左右,依據源于對蝦飼料銷量的變化,2013年蝦料銷量130多萬噸,比2012年銷量 (168萬噸)下降22%多,三大蝦料廠家(恒興、海大、粵海)占市場份額的51%,前20家蝦料企業占82%的市場份額,所以這些對蝦飼料廠家的銷量的變化,幾乎代表了我國對蝦產量的變化。2013年,泰國對蝦產量僅25萬噸,相比2012年的54萬噸,下降54%。越南在對蝦主產國中產量增加10%以上;印度對蝦生產表現最為搶眼,養殖面積擴大,去年產量增幅超過80%,超過20萬噸。墨西哥的對蝦產量預計為5.5萬噸,比上一年度下跌35%。
從對蝦的貿易來看:對蝦最大進口國美國,2013年對蝦進口量下降4.9%,進口價格上漲18%。全年對蝦價格一直高位運行。
最值得關注的是中國市場的變化,2013年中國一下子就從對蝦凈出口國變為對蝦凈進口國,周邊國家都成為中國對蝦進口的目標國了,2013年越南生產的對蝦超過10%出口給中國,以前這一數據不到5%,更主要的問題是我國的采購商還從中南美洲的厄瓜多爾、阿根廷也大量采購對蝦,連伊朗和非洲都進入了中國采購商的視野。國際對蝦貿易商認為:中國的采購商到哪里,哪里的蝦價就上漲。2013年中國的對蝦價格全年一直處于高位運行。
業界關心的問題:2013年,全球對蝦業界探討的主題都集中在對蝦的疾病上,早期死亡綜合癥、偷死癥,養蝦業者無不受其切膚之痛,國內外專家、企業、養殖者一直探索何種病原引起?結論集中到幾個觀點上,有待拿出切實可行措施,因對蝦生長快、養殖密度過大、投喂量大使環境超過負載量,似乎成為病源的誘因。剛剛結束的美國西雅圖全球水產養殖大會上,人們又提到生物防控、混養議題,并談到中國在這方面所取得的成績,對蝦生產模式的轉變看來也值得關注。
來源:農財寶典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