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播在即,國內大豆產區恰逢政策“及時雨”。近日,市場期盼已久的大豆目標價格消息傳出。媒體稱,從國家發改委農村經濟司副司長方言處獲悉,2014年大豆目標價格確定為4800元/噸。相比目前的大豆市場價和臨儲收購價,目標價格略微偏高。
大豆目標價格補貼政策的實質是實現大豆價格市場化,目的是推進市場價格的形成最終與補貼脫鉤。近年來,我國大豆產業對外依存度高達80%以上,國內大豆產業受國際市場沖擊非常大,實施目標價格補貼機制以后,國內大豆收購主體可參照國際豆價走勢確定收購價格和數量,規避市場風險,降低收購成本,增強產銷區市場的聯動性,同時大豆價格彈性也可較之前有所恢復。
據全國農產品成本收益資料匯編顯示,2012年我國每畝大豆種植成本578元,大豆單產為120公斤/畝。另據中華糧網數據中心監測,目前農戶出售大豆均價2.25元/斤,種植每畝大豆收益為540元,扣除種植成本,每畝大豆凈收益為-38元;如按照國家臨儲大豆收購價2.3元/斤計算,每畝大豆凈收益為-26元/噸。若按照市場傳言目標價格2.4元/斤計算,每畝大豆可獲收益576元,與大豆種植成本基本持平。
另外,根據中華糧網數據中心監測,目前我國大豆-玉米價格比值為2.08,低于均值2.15。如果大豆目標價格為4800元/噸,大豆和玉米價格比值可增至2.18,實現二者價格比值的正常回歸,能夠較好扭轉種植大豆比較收益偏低的局面。
因此,從目標價格線自身來說,可以基本保障農戶的種植收益,發揮保護農民種植效益的作用;對產區農戶來說,大豆目標價格較當前大豆市場價高0.1-0.15元/斤,可謂是春播前的一場“及時雨”,有利于提高今年產區農戶的種豆意愿。
然而,就全球市場而言,2013/14年度全球大豆供應充足,4、5月份南美大豆將大量上市,國際豆價面臨高位回落的風險。且根據美國農業部3 月末發布的下年度種植意向報告顯示,2014年美豆種植面積將增長至8150萬英畝,較去年增長6%,遠期國際市場供需基本面表現較寬松,不具備促使國際豆價走高的基礎。因此,目前國際機構對今年國際豆價的預期均偏低。
來源:中華油脂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