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鄞州區集士港鎮井亭家園是一個拆遷安置小區,由八個自然村合并而成,周邊的環境、交通和配套都挺不錯,但有一個問題這幾年來一直困擾著小區居民——原本的老年活動室在不知不覺中變成了靈堂。
聽著木魚聲睡覺半夜被電子炮嚇醒
我家樓下天天有人辦喪事
昨天有住在井亭家園的網友發帖:
小區中心有兩間房子,最初里面放著乒乓球桌,是老人鍛煉、娛樂的場所,偶爾也可以搓搓麻將。不知何時開始,這些設施被物業偷偷搬離了,取而代之的是花圈這些東西,一開始我們以為是誰家臨時放的,沒想到越來越多,老年活動室就這么悄然變成了太平間、停尸房以及辦喪事的靈堂。
除了本小區居民在這里辦喪事,曾有小區業主拍到物業公司的管理人員去別處貼小廣告拉“業務”,隨著業務的拓展,越來越多外來的居民也到這里來設靈堂,小區物業公司按150元/天收費。
從此我們夜夜聽著木魚聲睡覺,半夜被電子炮嚇醒,小孩子哇哇大哭,有些老人都快嚇出心臟病來了……長此以往誰受得了。
夜里死者家屬呼天搶地的哭聲
實在讓周邊居民抓狂
井亭家園目前大約有2600戶業主,網友說的這兩間房子位于一期和三期的交界處,現在已經固定成為一個辦喪事的場地,門口白底黑字貼著“沉痛悼念”、“痛哉哀哉”幾個字,兩旁還有一副挽聯,墻上寫著不少殯葬小廣告:“吹拉彈唱穿壽衣一條龍服務,電話×××”。
這處場地周邊涉及2幢、9幢、11幢等幾十戶居民。
2幢4樓的一位李阿姨已經在小區住了8年,她說最初是有人借用這兩間房子辦婚禮,再后來喪禮也在這里辦了。井亭家園安置的又以村民為主,老人過世后有辦喪事的習俗,這塊“寶地”被開發之后,來辦喪事的人越來越多,通常一個人過世敲敲打打要三天。
讓李阿姨頭疼的是這期間實在太吵了,法事做到凌晨2點,一大早5點又開始出殯。
更讓人無法忍受的是,按農村習俗,辦喪禮的三天時間內死者會被擺放在這間屋子里,一口水晶棺材透過敞亮的窗戶,周邊樓的居民從樓上一探頭就能看得清清楚楚。
今年大年初一這里辦了兩場喪禮,剛過去的清明節又連著辦了四場,前后吹拉彈唱了半個月。有的時候忙起來要兩場一起辦,夜里死者家屬呼天搶地的哭聲,實在讓周邊居民抓狂。
來源:都市快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