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出欄生豬每頭重多在230斤左右,這些豬已經養到270多斤了,很難再養下去了。可是現在賣一頭豬賠500多元,養得越肥、賣得越多,賠得越多。”昨日,在滎陽市鑫旺畜牧養殖場,負責人辛永利望著欄里200多頭亟待出欄的肥豬無奈地對記者說。
辛永利的遭遇在我市養殖業中很普遍。記者走訪我市多家生豬養殖場發現,春節后我市生豬出場價格一路下跌,近期更是每斤跌破5元,遠低于成本價,賠錢狀態下,養殖戶強撐苦等價格上漲。
養殖場困境下苦撐
河南百順農牧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市養豬協會副會長魯百順算了一筆賬,一頭豬身上飼料、人工費用等加起來,保本價為每斤7.5元左右,而最近生豬收購價已經跌破每斤5元,按出欄一頭200斤肥豬計算,就要賠500元。
“現在市場上生姜十幾塊錢一斤,一斤姜的價錢能買兩斤多生豬。”春節到現在,魯百順出欄1萬多頭生豬,已經賠了一二百萬元,目前還有七八千頭豬沒有出欄,“我已經在春節前將公司旗下三家大型養殖場縮減到兩個,否則現在情況會更糟。”
據業內人士透露,散養戶由于投入成本較小,沒有人口、房租等費用,此次即使賠錢,損失也不太大;超大型的養豬基地因為實力雄厚,有銀行貸款和自身財力支撐,加上產業鏈條相對完善,內部即可消化一部分存量,也能維繼。此次受影響最大的,就是處于中間階段的養殖場,人工、水電、飼料、獸藥等多重費用壓力,生豬出售持續賠錢情況下,已經舉步維艱,目前這個隊伍中已經有1/5的養殖戶難以支撐。
“累死累活還賠錢,不如出去打工省心。”記者采訪中,不少散養戶坦言將把生豬趕緊出手,轉走他業。根據以往隔上三兩年“大跌之后必有大漲”的經驗,大中型養殖場則在減欄同時強撐著等待漲價時期到來。
“生死線上煎熬,不甘心滅亡苦苦掙扎。”提及目前生豬養殖業現狀,魯百順如此評價。
上下游行業均受波及
養殖戶的日子不好過,下游生豬收購行業效益也大不如前。做生豬收購生意近14年的王訓練告訴記者,屠宰場的屠宰能力是一定的,而目前生豬大量出欄,供過于求情況下,屠宰廠收購價格也隨之降低,利潤空間被大大壓縮。“這是我十年來看到的豬價最低谷,因為目前生豬供應量大,同行間競爭也加大了,感覺生意很不好做。”
來源:鄭州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