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草莓種植面積超過8000畝,2013年總產量1450萬公斤,總效益5.6億元。目前主栽品種為“紅顏”和“章姬”,采摘時間從12月到翌年5月底,歷時6個月,為北京市民冬春季節觀光、休閑和采摘提供了很好選擇,已成為我市不可或缺的特色產業。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通過引進、示范、推廣優良品種、優質種苗和高產高效配套栽培技術體系、開展技術培訓和入戶指導、開辦網絡互動營銷平臺等工作,促進了北京市草莓產業的全面升級。今后,在指導農戶生產優質安全果品的基礎上,將進一步開發草莓的科普教育、文化體驗和深加工產品等多種功能。
引進開發提升草莓種苗質量
2008年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篩選出適合觀光采摘的優良品種“紅顏”,快速替代口感偏酸、肉質較硬的歐美品種“童子一號”,成為京郊草莓的主栽品種,種植面積占全市草莓種植總面積的80%以上。
種苗質量是影響草莓產量和效益的首要因素。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果經作物室主任、推廣研究員宗靜介紹,為了增加“紅顏”等品種的種苗繁殖率、提升種苗品質,從2008年開始,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引進開發了塑料大棚營養缽育苗、高架網槽式育苗和現代化溫室工廠化育苗等先進技術,種苗繁殖系數由露地育苗的1:15提高到1:30以上,種苗定植成活率由80%-90% 提 高 到95%-98%,同時基質苗定植緩苗期縮短,果實上市期可提前7天以上,單產提高5%以上,效益增加近萬元。通過近幾年對避雨育苗技術和基質育苗技術的大力宣傳和推廣,2013年北京市避雨育苗面積突破900畝,較2012年增加了近兩倍。
規范管理保障草莓優質高產
來源:本網論壇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