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點1
只要開著燈,就可以上網
你聽說過只要打開燈就能上網嗎?“科洽會”上,記者見到了這款名為“可見光通信家庭信息系統”的上網設備。
這款上網設備與普通無線路由器一樣,也由網線接入;不同的是,無線路由器是將有線信號轉化為無線信號,這款上網設備卻與電燈相連,當電燈開啟時,燈泡自動向外發射可見光的無線信號。
上網設備旁邊放了臺筆記本電腦,記者嘗試了一下,可以連上無線信號。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光電子研究發展中心副研究員陳雄斌介紹,無線路由器是靠電磁傳播無線信號,英文簡稱是“wifi”,這款上網設備靠可見光實現無線信號傳播,英文簡稱“lifi”。
那么,lifi與wifi有什么優勢呢?陳雄斌說,首先,電磁本身是有輻射的,電磁傳播無線信號可能會帶有微量的電磁輻射;可見光傳播信號避免了這一點,可以實現“零污染”。其次,可見光傳輸帶寬要比電磁傳輸的帶寬大很多,同樣時間,傳輸數據量更大。
亮點2
省時省力,會造牙刷的機器人
“科洽會”上,由揚州本土企業江蘇艾薩克科技有限公司設計研發的會造牙刷的機器人亮相。只要在這一機器人的料斗內放入牙刷柄,一眨眼,一只只牙刷就植毛完畢,立即可以使用。
艾薩克銷售總監李旭峰表示,這一植毛機器人,只需在牙刷柄進入料斗后,就能自動分揀植毛,傳統植毛機需要人工將牙刷一柄柄插進去,才能植毛,且需要兩個人日夜值班,而現在3-4臺機器,只需一個人操作。
“這次展示的是兩臺植毛機器人,重量500公斤。”李旭峰說,艾薩克生產出的能取代人工的機器人,還有磨毛機器人、機器人注塑機等。
“這是我們的產品第一次展示,第一天就接到了20多臺的訂單,”李旭峰說,未來揚州造牙刷機器人還將在廣交會上參展。
亮點3
污泥脫水,變身高品質有機肥
昨天,一家環保設備企業展示的設備模型是用來處理污泥的。“運用有機固廢高速資源化成套設備,一小時可將各類有機廢物轉化為高持水、持肥的有機肥或復合肥。”北京綠創生態科技公司商務總監李巧說。
據了解,一般污泥中含水量達到了80%,體積大,其中還含有微生物、細菌等有害物質,直接填埋既可能產生二次污染,也不方便。在展會現場,該公司用展板和模型,展示了這套環保設備“hibos污泥部分濕式氧化終端處理處置技術”。用上這套設備,可以使污泥變身為高品質的有機肥,成為園林和綠化用土。
李巧介紹,這款設備日均處理量10-100噸,可以將含水量80%的100噸污泥,脫水為含水量35%的27噸營養土,實現了污泥脫水后的無害化、穩定化、減量化和資源化。
“這一國內首創的技術,是第一次在江蘇展示。”李巧表示。據悉,在昨日下午的“懇談會”上,北京綠創生態科技公司與揚州企業江蘇英華環保有限公司就污水裝置的研發及其產業化簽訂了項目和開發意向協議。
亮點4
種菜施肥澆水,可電腦控制
溫室大棚里的溫度多少最合適?田里的菜什么時候需要澆水、澆多少水?多久施一次肥?施多少肥?這些農民并不能精確控制。在昨日的“科洽會”上,一項由南京農業大學研發的技術,可以解決這一難題。
南京農業大學工學院院長王小旵介紹,這項技術名為“種植環境要素智能控制”項目。主要是通過電腦,實現種植過程一些要素的精確控制。目前農民的種植方式是粗放的,澆多少水、施多少肥,很大程度上是隨性的。農業要想增產增收,必須要通過技術手段,實現數字化控制。
“我舉個例子,是我們這個項目中的一個工程。在蔬菜大棚里鋪上管道,在電腦里輸入數據,作物什么時候需要澆水,澆多少水、施多少肥,都可以由電腦精確控制。”他說,通過這種方式種植,可以既不浪費資源,也利于作物生長。記者 邱凌 朱軒卿
來源:揚州晚報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