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16點,個園花局里“兩岸風情”夜市開張試營業。有表演,有美食,還有好玩的游戲,至21時已迎客上千人次。
臺灣特色表演拉開夜市序幕
昨天下午16時許,個園花局里人來人往。花局里戲臺前圍滿了人,戲臺上,鼓樂齊鳴,“電音三太子”跳起了“江南style”,臺灣原住民阿美族演員載歌載舞。整個演出持續時間20多分鐘,臺下觀眾越聚越多。
“為了保證演出的臺灣味道,所有裝飾、道具都是從臺灣空運再中轉到揚州的。”演出方朱先生表示,除臺灣地方特色表演外,今后還將穿插有揚州地方特色表演。
港臺、韓國等特色小吃亮相
花局里“兩岸風情”觀光夜市,眼下有近40個攤點經營美食小吃。“包括臺灣、香港和本地的特色小吃,甚至還有韓式美食。”個園管理處營銷中心郭正介紹,所有美食小吃,都是在當地有名氣的小吃。
澎湖灣海鮮燒烤,選用的生蠔都來自新西蘭、日本北海道,比平時吃的生蠔海鮮要大2-3倍。“當然,原料不是臺灣特產,調味品才是。”燒烤攤主白崇山介紹,所有調料都是自制的。
阿宏蚵仔煎,來自臺北士林夜市,是當地著名的街邊小吃。
臺北101霜淇淋(跟冰淇淋可不一樣),甜筒高達25厘米,被譽為臺灣最高甜筒。
臺北直供牛軋糖,24種口味的牛軋糖,全部是臺灣原產。
思密達辣炒年糕,雖然是韓國小吃,但攤主卻是地道的揚州人。攤主帥夢瑛說,她曾在韓國江原大學留學,因為自己喜歡吃辣炒年糕,特地向韓國人學習,畢業回國后,想自己創業,“這次看到花局里夜市,就想過來試一試。”
欣記港式小吃,香港原味路邊小吃,有云吞面、粥粉等特色小吃。
大腸包小腸,臺灣特色小吃,先將體積較大的糯米腸切開,再夾住體積較小的臺式香腸,有點美國熱狗的樣子。
通化章魚燒,喜歡看《康熙來了》的市民可能熟悉,因為它曾經參與錄制過《康熙來了》的節目,“通化章魚燒是通化夜市品牌,具體名字叫‘雷太章魚燒’。”其實,對于章魚燒,揚州習慣稱它“章魚小丸子”,這次通化章魚燒有4種,都是傳統的臺灣口味。
“還有一些著名小吃暫時沒有開張。”郭正介紹,如原住民石板燒肉,因為攤主是原住民阿美族人,這兩天要參加阿美族的舞蹈表演。
除了美食小吃,市民和游客還可在商品區選購工藝品、服裝等,如靜香工藝、手工制作銀飾等。
美食小吃最貴不超過15元
花局里夜市,環境干凈,古樸典雅。個園管理處主任金川說,花局里街區從開街以來,定位就是“青年文化休閑街區”,并成功申請成為中國首個“青年文化休閑街區”,花局里街區還是揚州首個“空中花園式街區”,“為了美化提升花局里環境,今年再次投入100萬,提升景觀。”可以說,花局里街區既有古風,也有今韻,浪漫氣息濃厚,適宜舉辦觀光夜市。
另外,花局里夜市所有美食小攤都已取得營業執照,“有證經營,衛生保障到位。這也說明,我們的夜市要比一般夜市條件要好很多。”金川說。
記者了解到,夜市美食在價格方面,每份小吃價格以8-10元比較多,少的比如飲料,也有3-5元一份的,而最貴的不會超過15元。“像通化章魚燒,價格就在8-15元不等。而六合高雄木瓜牛奶,一次買一杯是10元,買兩杯是18元,買3杯是25元,有一點折扣。”金川說。
打造夜市延長“夜揚州”產業鏈
金川說,臺灣旅游的繁榮離不開臺灣夜市,很多到臺灣旅游的游客都領略到了臺灣夜市的風情。而花局里“兩岸風情”觀光夜市,就是要把臺灣夜市引入揚州,打造“揚州版”的臺灣夜市。
“我們不僅引入了許多正宗的臺灣夜市小吃,還會把臺灣夜市的經營理念引入揚州,并在此基礎上創新發展。”金川表示,“揚州版”臺灣夜市第二期,將會比較多地增加揚州地方品牌小吃,“也就是說,進入花局里的地方小吃,不只要有特色,還要有品牌。”
金川還表示,在把花局里“兩岸風情”觀光夜市打造成‘高大上’夜市的同時,也要讓廣大揚州市民和游客享受平價消費,延長“夜揚州”的產業鏈,“接下來,我們還會推出古城夜游線路,把個園、花局里、東關街、馥園、神在堂等串聯成一條夜游線。”
市旅游局副局長王明宏認為,“夜揚州”產品同樣是衡量一座城市經濟繁榮的“晴雨表”,也是揚州“從旅游城市到城市旅游”轉型的必要條件。在2013年8月全市旅游業發展大會上,發展精品夜市就是其中一項非常重要的內容。花局里“兩岸風情”觀光夜市,將助推揚州夜市建設,促進夜間經濟的發展。記者 向家富
來源:揚州晚報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