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直補政策是國家支持大豆產業發展,保障農民收益,提高農民種植積極性的農業補貼政策。該政策與之前的大豆收儲政策相比更加市場化,減少國家行政干預對大豆市場價格的人為影響,從而有利于國內大豆市場價格與國際市場接軌,有利于大豆市場化運營。
此外,我國棉花目標價格試點也于近日啟動,業內人士稱,臨時收儲政策結束、目標價格政策啟動后,棉價將逐步回歸市場。
今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于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的若干意見》。《意見》提出,2014年,啟動東北和內蒙古大豆、新疆棉花目標價格補貼試點,探索糧食、生豬等農產品目標價格保險(放心保)試點。我國大豆目標價格補貼試點的實行意味著,近5年來的大豆收儲政策將終結。大豆直補政策將大豆價格市場化,國產大豆與進口大豆價差將逐步縮小,而油廠和農戶的利益將得到一定的保證。
使國內大豆“市場化”
據悉,2014年東北三省和內蒙古大豆目標價格為4800元/噸,較去年的臨儲收購價提高200元/噸。今年我國首次對東北和內蒙古的大豆實行目標價格補貼政策,替代此前自2008年開始連續實施6年的最低收購價政策。卓創咨訊分析師張蘭蘭認為,大豆直補政策使得國產大豆市場前景預期被看好,在穩定大豆種植面積上作用要明顯一些,農民將得到一定的實惠。
張蘭蘭認為,大豆直補政策執行,將使得國內大豆市場“市場化”,高價的國產大豆能夠在市場化中運行,使得農民少受一些“傷害”,從而保護大豆種植面積。目前看2014年國產大豆種植面積能否提高還不好確定,多數農戶還是傾向選擇種植玉米。
中商情報網產業研究院農業行業研究員田悅認為,大豆由收儲改為直補,使新季大豆的價格與國際接軌,國內大豆價格將進入市場定價模式。國產大豆與進口大豆價差將逐步縮小,而油廠和農戶的利益將得到一定的保證。
田悅告訴記者,大豆目標價格補貼的試行,將提振油廠收購國產大豆的熱情,大豆市場購銷或將好轉,對我國大豆產業的市場化運作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有利于縮小國內外差價
來源:國際商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