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捕捉望潮(小章魚)的有趣畫面,到用獨特技術釣跳跳魚的溫情場景,以及“爸爸你老殺甲”的獨特鄉音……4月18日晚,在萬人期待的《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開篇中,市民們驚喜地發現我縣多樣小海鮮和傳統小吃麥焦一起亮相熒屏,向全世界的美食愛好者“展示”來自三門灣的好味道。
三門元素驚艷亮相
在“舌尖2”開篇《腳步》中,健跳鎮赤頭村的漁民楊世櫓一家三口出現在第四個小故事的鏡頭里。黝黑的膚色、簡單的話語、溫暖的笑容……無論是在夫妻船上的辛苦勞作、相偎相依,還是“陷”在灘涂上討生活,無不傳遞出濃濃的本土氣息。
節目圍繞著一個普通的漁民家庭展開,向觀眾們介紹了我縣多道美味的小海鮮:油炸白蟹掛面、紅燒望潮、望潮菌菇煲、清燉跳跳魚等,新鮮的食材,加之原汁原味的做法,讓不少電視機前的“吃貨”食指大動。
除質樸的海邊生活讓人倍感親切外,其中楊世櫓展示的本地漁民“獨門絕技”——在10米開外,花八分之一秒的時間鉤到僅5厘米的跳跳魚更是讓“我和我的小伙伴們都驚呆了”。事實上,他如此大費苦心就是為了給女兒做一道愛吃的海鮮美食,這也增添了幾分“三門人”的獨特人情味。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我縣傳統小吃麥焦也在節目中“小露了一臉”,和山東的煎餅、廣東的春卷、北京的烤鴨卷餅等“包裹式”美食一同“pk”。
層層篩選脫穎而出
那么這些美食和故事究竟是如何被《舌尖上的中國》攝制組“相中”的呢?
去年央視播出了《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讓中國美食徹底“火”了一把。因此,當《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確定拍攝后,很多人都在猜測,哪里的美食能借著“舌尖”的風頭“揚名”美食界。據縣委宣傳部外宣辦主任楊政介紹,當時《舌尖上的中國2》攝制組選定的拍攝主題中,有一個是“東海海鮮”,而我縣瀕臨東海,三門灣又是東海海鮮的一個重要產地,這為入選拍攝奠定了重要基礎。
最終,在新華社浙江分社和縣委宣傳部的推薦下,我縣特色小海鮮和特色小吃麥焦經層層篩選脫穎而出,成為第一集《腳步》的拍攝對象。而普通漁民楊世櫓能在多名備選漁民中被選中,則多少與他的名字有些關系。
“世櫓,‘世’有一輩子的意思,‘櫓’是搖船的工具,一輩子搖船,很有漁民的特點。”楊政如是說。
來源:三門縣人民政府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