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財經大學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與農業銀行昨日聯合發布的《中國農村家庭金融發展報告2014》顯示,盡管我國農村信貸需求旺盛,但農村正規信貸可得性僅為27.6%,遠低于40.5%的全國平均水平。西南財經大學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主任甘犁指出,中國農村家庭對正規信貸的需求要超過城市家庭,但信貸可得性卻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
4月20日,西南財經大學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與中國農業銀行戰略規劃部聯合發布了《中國農村金融發展報告2014》。
甘犁在發布會上指出,農村正規信貸可獲得性低的一個主要原因是,農村家庭雖然需要資金卻沒有向銀行申請,而是靠大量的民間借貸滿足其需求。
報告指出,中國農村正規信貸需求十分旺盛,有借貸需求的家庭比例達到19.6%,但他們的正規信貸可得性僅為27.6%,低于40.5%的全國平均水平。正規信貸需求是指家庭向正規金融機構申請的需求,如銀行、信用合作社等。
進一步分析顯示,在未能獲得銀行貸款的72.4%的農村家庭中,有62.7%的農村家庭雖然需要資金但是沒有到銀行申請,只有9.8%的家庭向銀行提出申請貸款但是被銀行拒絕。
“主要原因是他們需要資金,但是沒有去申請,覺得有困難,覺得可能拿不到,相當的程度是因為對金融市場不了解。”甘犁說,大量未滿足的借貸主要是靠向兄弟姐妹和其他親屬的民間借貸來填補,從民間金融組織借的情況比較少。
不過,目前在低收入階層和極端貧困家庭中,正規信貸獲得額有明顯的回升趨勢。報告認為,普惠金融政策是低收入階層的信貸獲得額沒有進一步下降的原因。
關于農村土地流轉現狀,報告指出,與2011年相比,2013年土地閑置家庭占比與土地閑置面積占全國總面積的比重都分別上升了1.5個百分點。由此可見,農業土地的閑置率與閑置面積都在增加。越來越多的農村家庭選擇將土地出租,并且土地出租的規模也在不斷擴大。到2013年,租出的土地面積占全國總面積的比重已達11.3%。
來源:財新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