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種苗研制,到菜品上桌,彭州蔬菜“落地”成都市區,目的只有一個——豐富成都市民的菜籃子。通過科技育苗,能讓菜品含有微量元素,每年1億株類似的種苗覆蓋彭州6萬畝蔬菜標準化生產基地。而農殘檢測,菜品溯源,則讓銷往成都及全國其他城市的各類蔬菜有了安全保障。
科技護航 培育蔬菜三千多個品種
今年22歲的陜西女孩楊月鵑,2013年從楊凌職業技術學院生物技術專業畢業后,只身來到彭州工作。至于原因,正在做育苗移盆工作的她簡單給出了三個字——高科技。“這里的育苗科技含量高,匯集了國內外的各種優質種子,比如抗癌白菜,漢堡翡翠營養菜等,我可以在工作中學習新知識。”楊月鵑邊移栽菜苗邊說。
“我們的蔬菜主題公園,集合了蔬菜科研育種、優勢種苗高效繁育新技術示范、蔬菜產業人才培訓、商品蔬菜生產加工配套、農業休閑觀光、蔬菜認種認養等功能,是一個多功能的蔬菜產業科技園區。”種都蔬菜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喻劍煒向記者介紹,現在公司可以培育3000多個品種的種子,其中在省內可以買到的品種大約1000個。
在園區玻璃溫室內,記者看到十來個工作人員正在把一粒粒種子放進育苗板中,每個育苗板約有50個瓶蓋大小的槽,工作人員把種子放入其中,填上土后就放置到溫室培育。“這個在土壤上的發熱膜,作用就相當于電熱毯,保證種苗的生長溫度。”彭州市農發局副局長王代春告訴記者,無論是獨立控溫系統、潮汐式供水系統,還是肥水一體化噴滴灌設施,都已經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園區已建成8000平方米玻璃溫室、5000平方米工廠化育苗溫室和占地50畝的鋼架大棚區。“通過科技保駕護航,保障蔬菜生產品種多,并且供應穩定,老百姓的菜籃子當然就更豐富。”
蔬菜打條形碼 可溯源查生產信息
來源:本網論壇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