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隨著各種鋰電池產品的廣泛應用,作為原材料的石墨價格也是一路上漲,石墨因此被稱為“黑金”。而與此同時,它所帶來的污染也是愈演愈烈,記者近日在黑龍江雞西做了深入調查,發現當地的環境污染已經到了令人發指的程度。
一到雞西,道路兩邊都立著大大小小的廣告牌,內容幾乎一樣,都是推銷石墨產品。當得知記者是來報道石墨污染的,開車的司機告訴記者,在雞西的麻山區、恒山區、雞東縣,石墨污染都很厲害:“這里就是產石墨,這邊的污染特別嚴重。灰塵特別大。”
在司機的指引下,記者來到了位于麻山區的一家石墨工廠,在現場,記者看到,距離廠區幾百米遠的地方,就是一片密集的村莊,從廠區可以清楚的看到村莊里的房子和莊稼。
“別提了,這一年叫它害完了。就晾衣服啊晾完之后還沒干就要拿回來。”在這里的村民家,記者看到居民家里的窗戶上鋪上了好多層的塑料布
“不擋那灰嗎?你看看用手一摸哎呀老厚一層了。這是昨天早上剛擦的,這孩子來回開門啊那灰你看到沒他來的時候風往這邊刮,都刮屋里了。”
這位村民帶著記者去看他們的井水,周圍十幾戶人家都指著眼前的這口井喝水,石墨廠現在還沒有開工,一開工他們就要給井水蓋上蓋子,盡管如此,井里也落上了厚厚一層黑色的粉塵。
“吃多少石墨啊這一年。不吃這個也沒有辦法,之前石墨廠不在的時候,就沒有這樣的情況。”
離開村莊之后,記者繼續往鎮里走,大約步行五公里之后,來到鎮里的居民區。盡管離石墨工廠已經有一段距離了,但在這里,石墨污染依然困擾著當地居民。
“就這樓吧一天下來一擦一層灰街上、地上都是土。”街上的清潔工人這么告訴記者。
石墨礦每年冬季停工,這個季節只有零星的幾家石墨礦已經開始工作,但這個距離石墨廠已經有一段距離的小鎮上,空氣中已經開始彌漫著石墨粉塵,當地的居民告訴記者,到了夏天,這樣的情況更加嚴重。
“我們夏天的時候都不敢開窗戶就是早上走得時候把地給擦了晚上回來你看那地一層層可多了。”
“夏天穿那個拖鞋在大街上走一圈回家拿拖鞋腳底下的都刷不凈用洗衣粉刷都不行。”
鎮上很多居民都用塑料布把窗子里三層外三層的圍住,冬天盡量不開窗,可是一到夏天,石墨粉塵還是會被吹進家里。“夏天開窗一天擦兩遍也不行。”
來源:食品產業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