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陳化榜課題組選育的玉米雜交新組合“科育186”,在2012年和2013年區域試驗種植中,平均公頃產量分別達到12882.8公斤和12798.7公斤,比對照品種美國先鋒公司的先玉335分別增產2.4%和5.8%。近日,該新品種通過吉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編號為“吉審玉2014016”。
“科育186”以自選系h7為母本,以自選系y4為父本雜交選育而成。抗倒伏、耐密植、豐產性好,脫水快、容重高、品質優、抗病性較強。籽粒含粗蛋白質9.85%,粗脂肪3.93 %,粗淀粉72.67%,賴氨酸0.31%,容重750克/升。按照國家玉米區試種,該品種高抗莖腐病,兼抗灰斑病和彎孢菌葉斑病及大斑病、絲黑穗病和玉米螟。
該品種適宜在≥10℃積溫達2650℃左右的區域種植,涉及吉林省、黑龍江、遼寧、內蒙古、新疆等地區。預計該品種在適宜生態區域內種植每年可使農民增加純收入3500萬元,而且隨著推廣面積的不斷擴大,將給農民帶來更大的經濟效益。(王靜)
來源:科學時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