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晚熟柑橘硬是賣得好!”昨日,開縣長沙鎮錦橙社區四社果農黎天軒眉飛色舞地說。老黎今年沉得住氣,在3月底時才將7噸w·默科特以每公斤6元的價格賣給出口經銷商,比3月初開稱時就賣多收入了1.1萬元。據了解,今年我市晚熟柑橘種植面積突破100萬畝,出口量達4460噸,同比增長近1.5倍,為三峽庫區農民增收4億多元。
晚熟柑橘是我市三峽庫區特色農業中的“拳頭產品”。作為一種既能保持生態,又能為農民增收的經濟作物,我市一直將其作為三峽庫區農業支柱產業來抓。在經歷多年的中熟柑橘“賣難”后,2008年底我市提出“不與兩湖搶早、不與贑南爭中、差異化發展”的道路,利用三峽庫區冬季無凍害、柑橘能樹上越冬的優勢,大力發展晚熟柑橘。
經過幾年發展,今年全市晚熟柑橘面積已達107萬畝,首次跨過100萬畝大關;投產面積達40萬畝、產量60萬噸,成為我市近年來發展勢頭最迅猛的特色經濟作物。
由于在2至6月上市,鮮有對手,今年我市晚熟柑橘雖大規模投產,價格卻持續上揚,還供不應求。
市農委特色經濟作物發展處處長洪國偉表示,重慶柑橘的種植面積和產量在全國柑橘主產省市中只能排中等。但“人無我有”的晚熟柑橘,讓“重慶柑橘”的牌子在世界柑橘行業中嶄露頭角,并獲青睞。
據統計,今年晚熟柑橘產量占我市柑橘總量的1/4但今年1月至4月中旬,我市已出口的1.5萬噸柑橘中,晚熟柑橘卻已占1/3。目前,我市的晚熟柑橘主要銷售到新加坡、俄羅斯、加拿大等國,銷售價達到每公斤18元。
開縣錦橙柑橘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陳林告訴記者,從2月下旬以來,晚熟柑橘的價格就接連上漲6次,價格從最初的每公斤4.32元漲至6元。“原來合作社很多社員不愿把中熟的錦橙改成晚熟的w·默科特,今年思想全變了。”陳林說,“市場讓大家看清了:只有避開中熟的對手,才有發財機會。”(農業部網站)
來源:農業部網站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