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袁 輝 潘曉均
今年67歲的盧鏡池是南沙區大崗鎮靈山村村民,他在靈山醫院附近以每畝600元的價格承包了15畝魚塘養殖四大家魚,到現在已有20年了。
盧鏡池養殖的四大家魚以草魚和鯪魚為主。4月下旬的一天下午,當記者來到盧鏡池的魚塘邊時,他正穿著一件汗衫,劃著一只小船,在魚塘中給魚喂食(見圖,袁輝攝)。也許是常年在陽光下勞作的緣故,盧鏡池的皮膚與大多數在地里做事的農民一樣,顯得黝黑。雖然快到古稀之年,但顯得很精神。
盧鏡池喂給魚吃得是他買的土飼料——玉米粒。這些玉米粒剛剛是他用大鍋煮熟的。
“喂玉米粒?怎么不喂魚飼料呢?”面對記者的提問。盧鏡池告訴記者,這些年魚飼料太貴了,喂不起。
盧鏡池說,去年的魚飼料已經漲到120~130元/包(80斤),但是今年比去年還要貴上30~40元/包,“按150~160元/包的價格來算,除去成本后,就沒有錢賺,那就等于是白做。
至于給魚喂玉米粒,盧鏡池說,那是因為玉米粒的價格相對來說便宜些,魚也能夠吃飽,可是生長的速度要慢點,但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說這些話時,盧鏡池黝黑的而又年邁的臉上顯得有點無奈。
至于為啥還要費勁煮一下,盧鏡池告訴記者,這是有奧秘的,他說:“玉米粒煮過之后能脹大,煮過后的體積是沒煮前的3倍,這樣的話,我100斤的玉米粒可以當成300斤來用,成本上可以再省一些。”
為啥呢?面對記者的不解,盧鏡池給記者算了算喂飼料和玉米粒的成本。他說,如果是喂飼料,每天至少得喂3包,也就是240斤,現在是每包150元,那么我每天的飼料成本就要450元,一個月就得7200斤,成本要13500元。而喂煮過的玉米粒可以當3倍用,那么我只需要2400斤玉米粒就夠了,每擔(100斤)玉米粒要140元,24擔足夠喂一個月,成本上我只要3360元,只是魚飼料的四分之一成本。
一般來說,養殖四大家魚都是兩個月左右就可以收獲一批,但是,盧鏡池今年還沒有收獲過一批。“現在飼料貴,改喂玉米粒,雖然節省了成本,但是魚苗長大的速度就沒有那么快,兩個月收獲一批是不可能了。”盧鏡池說,而且現在的魚價不算很好,那就再養些時間再算吧。”
對于清明前下的那場冰雹,記者問他有沒有損失,盧鏡池說,咋沒有損失,“那場冰雹下來,有些魚被砸死了,有些因為漲水,隨著水流游走了,損失了大概2000斤。”
盧鏡池表示,平時自己收獲一批魚大概只有7000斤,按市價大概能賣個3萬元,除去飼料、租金等成本,一年還是可以賺一點點。
來源:番禺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