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山東青島檢驗檢疫局檢驗進口酒類332批、4748噸。其中,檢出不合格2批并已退運銷毀,經整改合格35批。
據該局分析,進口酒類不合格問題趨于多元化。一是安全衛生不達標。主要集中在配制酒重金屬超標準,葡萄酒違規超量使用二氧化硫、山梨酸等添加劑。二是產品信息未如實標識。由于酒廠對生產過程控制、管理等差異,有些葡萄酒產品不能達到酒廠的預先設定目標。三是貨證不符。多發生在進口商一次性進口多個品種葡萄酒時,如葡萄酒品名正確但年份與申報不一致。四是產品信息標識不全。gb7718《標簽通則》中規定,酒精度大于等于10%的飲料酒可免除標識保質期。有些進口商在進口酒精度低于10%的酒類時,未按要求標識保質期,造成產品信息標識不全。
對此,青島局采取了四項監管措施。一是加強酒類進口商的備案管理,推進進口食品備案庫監督檢查,保證進口食品在口岸儲存期間的安全和有效監管。二是加強進口預包裝酒類中文標簽檢驗,科學開展中文標簽的符合性檢測,并根據警示通報信息及日常監管工作中的風險評估結果,有針對性地加強進口酒類安全衛生項目檢驗。三是加強進口酒類企業誠信體系建設,督促企業建立和完善進口產品追溯召回制度。四是注重與部門聯合,加強進口散裝葡萄酒后續管理,不給違法經營者可乘之機。
來源:《中國國門時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