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內部決策層關于持續量化寬松政策(qe)及其后續效應的不安,正在攪動華爾街投資者的情緒。美股三大股指在觸及歷史高位之后大跌回調,引發稍后開盤的亞洲多個主要市場彌漫恐慌。歐洲市場也難逃波及,截至北京時間周四晚間22點,斯托克600指數下跌1.2%,德國dax30指數和法國cac40指數均重挫1.7%,英國富時100指數下跌1.6%,美元則受到消息刺激強勢拉升。美股盤前三大期指均小幅低走。
在2月20日公布的2013年1月fomc會議紀要中,數位政策制定成員明確表示,可能需要在就業市場明顯改善之前就縮減或停止qe3,顯示出對于qe3扭曲操作帶來的利益和風險之間的權衡和爭議。
“其實投資者應該早有預期,當就業市場和經濟狀況得到改善之后,美聯儲就會逐漸中止寬松政策。”業內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提前停止qe會引發關于經濟刺激中止后的失敗風險;但從另一方面理解,也是政策制定者對經濟修復情況的信心體現。
事實上,美股市場在此前屢創新高的同時,很多市場人士都認為,需要契機調整估值。
已有的跡象顯示,美聯儲內部的爭議也非常大。也有折中派認為,可以通過日后暫緩漸進的方式退出qe,盡量減少對美國經濟復蘇及金融市場的短期沖擊,或者通過更久地持有現有證券資產的方式,為市場提供更多的緩沖。但從目前的基調看,美聯儲內部確實已經產生了很多憂慮,進一步購買資產的潛在成本和風險到底會產生積極的正面刺激效應,還是催生新一輪泡沫風險,“其中最關鍵的就是通脹指標的控制”。
“市場最擔心的是美聯儲對于qe態度的曖昧和變化會影響全球市場對于流動性的判斷。”美國一名基金經理對本報表示,考慮到美元作為儲蓄貨幣的地位,美聯儲的態度可能會影響其他央行的決策,貨幣政策風向標的改變可能會影響未來全球流動性的趨勢。
英國央行近日公布會議紀要顯示,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mpc)在增加債券購買規模問題上,意見分化程度加劇,市場對于英國央行進一步擴大資產購買規模的預期發生改變。(第一財經日報)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