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里種水稻,這事不新鮮,但稻田里既種水稻又養泥鰍就有意思了。在桐廬縣分水鎮大路村的大路糧油專業合作社的稻田中,稻田里養泥鰍的成了新的生產方式。
剛走進基地,就看到了大片大片金燦燦的稻谷,在細雨中隨著微風輕輕搖擺,空氣中仿佛還彌漫著淡淡的稻香味。走近后才發現,這些稻田里的水稻,比一般的水稻要高一些,稻穗也更大一些,而且稻田里幾乎看不到雜草。疑惑之際,筆者看到稻田邊上還有一條細細的繩子引起了好奇心。“這個繩子連接的是個網袋,平常抓泥鰍都靠它。”王樟強解釋道,其實稻田抓泥鰍還是有技巧的,不恰當可能會傷害到稻谷,用網袋放在稻田里抓泥鰍,簡單又方便。”社長王樟強邊說,邊拎起了網袋,一網滑溜溜的泥鰍活蹦亂跳,個個粗大。
都說稻田養泥鰍,稻鰍雙豐收。說起稻田養泥鰍的好處,王樟強的嘴就像是關不上的話匣。“養泥鰍當然少不了泥,這一基礎條件稻田就十分符合。”王樟強分析道,每畝稻田投放了50公斤左右的泥鰍苗,稻田里的雜草、蟲子都可以成泥鰍的飼料,這樣大大節省了養泥鰍的飼料費用。同時,泥鰍吃了飼料后排出的糞便可當成水稻肥料,今年200畝早稻根本沒怎么施肥,大大減少了水稻用肥成本。當然,在稻田里養了泥鰍,對水稻打蟲除草等用藥方面也就更加小心,用的是殺蟲燈和粘蟲黃板除蟲,不噴農藥,不打除草劑,水質好。其中與人齊高的頻振式殺蟲燈,可以殺除半徑為120米范圍內的所有害蟲,大大提高了稻谷質量。
如今,6月底投放在稻田里的1萬公斤左右的泥鰍苗,前段時間已經開始打撈出售了,按照當前的市場價,每公斤泥鰍可賣66元,而且非常暢銷,不愁賣不出去。據王樟強估計,每畝稻田泥鰍的收入平均6000元左右。而且當前,稻谷也到了收獲的季節,一畝田可收550公斤的稻谷,就這樣粗粗一算,每畝稻田養泥鰍的收入比早稻的純收入多許多,真正讓1畝田就實現了“千斤糧,萬元錢”。(南卉)
來源:中國水產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