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記者走訪了雙遼市、遼河農墾管理區、梨樹縣部分糧庫的收購現場,看到農民售糧積極性高漲,工作人員忙得不亦樂乎。
“去年玉米又多打了3000多斤,趁這兩天天氣好,趕在春節前把糧賣了,拿上錢過個‘肥’年。”正在博來德工貿集團有限公司等待賣糧的雙遼市那木斯蒙古族鄉白市村村民劉海全一臉幸福地說。
“忙乎了一年,就指著這點收成呢,評個高等,就能賣上價。”劉海全一邊等化驗結果,一邊對記者說。
“27.5個水,二等糧。”幾分鐘的功夫,劉海全家的糧食就化驗完了,按照這個等級,一公斤能賣1.76元。
一陣冷風吹過,等著稱重的劉海全裹緊了緊大衣。不一會兒,聽見工作人員說:“糧食的重量出來了,35000斤,大概能賣3萬塊錢。”
“種糧不愁賣,種地人心里就有了盼頭,今年咱還好好干。”劉海全說。
據市糧食局負責同志介紹,現在是農民賣糧的高峰期,為了避免出現賣糧難現象,我市的多個臨儲收購點都開倉收糧了。去年初,不少糧戶惜售糧食,沒想到春節后價格降了,所以今年在春節前賣糧的人特別多。
看見有記者采訪,剛剛拿到存有糧款的郵政儲蓄卡的勃山村農民邱景宇也打開了話匣子:“這糧食顆粒飽滿,水分低,價格好,收購點給價公平,檢驗公正,服務周到。以往都是賣糧排隊,還不給現錢,現在只要別趕上一天的高峰期,開車隨到隨賣,非常順利,錢想打卡就拿卡走,想要領現金就拿錢走,真是太省心了。”他邊說邊用卡拍打著手心。
吉林省博來德工貿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郭慧介紹說,2013年全市糧食又一次獲得大豐收,國家推出的糧食收購政策又好,作為糧食收購和農產品加工企業,更有了收儲糧食的積極性。各收購點都加大了監管力度,杜絕人情糧,堅決不壓級、不壓價、不打白條,當場變現,做到公開、公平、公正,讓農民真正及時賣糧得實惠。
來源:四平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