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一個手機軟件,就能探測出身邊是否有鬼魂。23歲的小吳(化名)忍不住好奇嘗試,在清明節陪家人掃墓時隨手一掃,還真掃出了“三只鬼影”。小吳被這“撞到鬼”的軟件嚇得不輕,一連三天失眠、幻視、神情恍惚,不想接觸人,最后不得不到醫院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
小吳用的是一款叫“鬼魂探測器”的手機軟件,軟件下載使用人數眾多,它如何能捕捉“鬼影”,原理是什么?為何引發小吳如此強烈的心理反應?記者昨天對此進行了探究。
案例
女子用手機在墓地搜出“三只鬼”
上周三,漢口醫院心理康復科主任胡紅輝在門診坐診時,遇到年輕的求診患者小吳。
小吳在母親的陪同下前來,神情恍惚,時常回頭環視,眼中充滿恐懼。小吳開始不愿說話,后與胡紅輝單獨交談時,她問醫生:“這世界上真有鬼嗎?”
原來,兩周前,小吳和同事閑聊時得知這一款“捉鬼”軟件,雖然膽子挺小,但還是忍不住好奇心嘗試了,真的掃出了“鬼影”,嚇得她不敢再碰。
但上周末,小吳隨父母掃墓時,又忍不住在墓地嘗試,結果屏幕顯示她身邊有三只“鬼魂”,這徹底讓小吳嚇到了。當晚回家她就失眠,一閉上眼就覺得身邊有東西。接連三天,她沒睡好覺,不想上班,不想見人,很擔心人身安全出現問題。
診斷
“捉鬼”軟件觸發心底恐懼
胡紅輝診斷發現,小吳已經出現了短暫性幻視,失眠、不安的反應已導致其出現心理障礙,屬于恐怖癥的表現。
恐怖癥是以恐怖癥狀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一種神經癥。胡紅輝說,患者就是害怕某些特定的對象或處境,會產生強烈和不必要的恐懼情緒。恐懼的對象很多:有特定動物,如狗、蛇、蜘蛛等;特定環境如廣場、閉室、高處、飛行等;還有社交恐懼。
每個人都有恐懼的對象,這很正常,有的人暈針暈血,其實也是恐怖癥的一種輕微表現。只是有的人反應嚴重到無法控制,就需要心理干預和藥物治療。
人的心理問題,都是有跡象可循的,胡紅輝說:小吳害怕所謂的“鬼”,表明她內心一直深藏著此類恐懼,“捉鬼”軟件只是一個按鈕,將恐懼觸發。
對話
5歲時父母曾講“鬼故事”嚇她
胡紅輝與小吳進行了長達1個多小時的交談,初步了解到她內心恐懼的根源,其實來自于年幼時父母用“鬼故事”對她的恐嚇。
胡紅輝:從科學上說,鬼魂是不存在的,那個軟件更多是用來娛樂。
來源:山西新聞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