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湖南省漢壽縣蔬菜辦主任丁立君介紹,漢壽是全國蔬菜種植大縣,蔬菜種植面積18萬多畝,年總產量100多萬噸、產值13億多元。蔬菜產業已成為全縣農業生產的支柱產業。漢壽縣從去年開展大上設施蔬菜生產以來,設施蔬菜面積發展到3000多畝,為菜農增收4000多萬元。
連續幾年大量白菜滯銷田間,這使得常德漢壽縣下決心改變目前的蔬菜種植模式,不再盲目“賭市場”,而是通過設施栽培精確“找市場”。
搭鋼管棚架、安噴灌設備、裝控溫器械、履無滴薄膜、扯遮陽網……清明剛過,漢壽縣圍堤湖蔬菜萬畝基地里,漢美蔬菜專業合作社投資近100萬元、占地4000平米的聯棟溫室大棚建設現場, 10多名施工人員忙個不停。這是漢壽縣今年發展設施蔬菜的一幕。
漢壽縣蔬菜辦主任丁立君介紹,漢壽是全國蔬菜種植大縣,蔬菜種植面積18萬多畝,年總產量100多萬噸、產值13億多元。蔬菜產業已成為全縣農業生產的支柱產業。但是,蔬菜生產一直存在大路品種多、設施化水平低、抗風險能力差、種植效益不高等突出問題。
為此,縣委、縣政府把大上設施蔬菜作為發展高效蔬菜產業、提高菜農收益的突破口,采取政府引導、合作社為主體、科技作支撐等舉措,從推行工廠化育苗、機械化移栽為入手,大上設施蔬菜產業。去年全縣投入1500多萬元,新村、漢美兩個合作社新建6.5萬平方米的塑料大棚,同時,華誠蔬菜合作社建成1000畝噴灌蔬菜基地,華誠、漢美等幾個蔬菜專業合作社還建成了庫容量達6000立方米的蔬菜冷凍冷藏保鮮庫。
4月1日上午,湖南省蔬菜機械化移栽現場觀摩會在圍堤湖蔬菜基地舉行,旋耕機、撒肥機、覆膜機、移栽機列隊作業,不到半小時就栽完一畝多地的辣椒苗。蔬菜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方正初對前來參觀的人說,機械化移栽比人工移栽快10倍以上。他還說,發展設施蔬菜抗生產和市場的風險能力大幅提升。去年來,在縣農業局和縣農業綜合開發辦等部門的大力扶持下,他建成100個塑料大棚。去冬今春,利用這些大棚種植秋延后辣椒,一個大棚收入超過1萬元,加上今年的育苗收入,每個棚收入達5萬元左右。
據了解,漢壽縣從去年開展大上設施蔬菜生產以來,設施蔬菜面積發展到3000多畝,為菜農增收4000多萬元。(初藍)
來源:本網論壇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