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人懷中吃著零食的小朋友。
關于添加劑,食品安全的專家舉了一個例子—19世紀偉大的德國作曲家貝多芬,研究人員從他的頭發和頭骨碎片的檢測表明,貝多芬死于鉛中毒。
在部分研究人員的眼中,貝多芬成了受食品添加劑影響最著名的“倒霉孩子”。
在專家眼中,產生急性影響的化學添加劑有著另一個代名詞:“毒藥”。而我們身處慢性“毒藥”之中,部分飲料添加劑多達11種;其中,兒童食品添加劑更成為父母的心頭病。
專家建議制定專門的兒童食品標準,并建議父母用“鈔票”變成安全的“選票”。
在食品安全專家的眼中,微量有毒元素的影響,是緩慢的,是隱性的,有些甚至是隔代的。那些產生急性影響的化學添加劑,他們更習慣稱之為“毒藥”。
有人淡定
“選大牌子應該沒問題”
對于孩子零食中的食品添加劑,33歲的劉強始終沒有太強烈的感覺。盡管他有一個四歲的孩子,但對于孩子的零食他從來都不大管。
由于常年和孩子分隔在兩地,每次他回老家看孩子時,總會帶上一大包的零食。“糖果、薯片、飲料,什么都有。”
他解釋說,盡管他也知道在這些零食里面有添加劑,但是孩子喜歡吃,難道因為有添加劑就不給孩子買了么?
“平時喝的飲料里不也有添加劑么?”劉強說,現在幾乎所有超市里賣的食品都有添加劑。可以說,不光是孩子的零食,只要不是現做現賣的食品,基本上都有添加劑,但是超市里還是照樣賣。
盡管嘴上說著毫不關心,但是最后劉強還是表示,他當然會買一些大品牌的零食,小牌子沒聽過的基本上就不會考慮了。
有人焦慮
對添加劑“誠惶誠恐”
相比較劉強的“漠不關心”,胡女士對兒童食品添加劑,顯得有些“誠惶誠恐”。她告訴記者,孩子還在她的肚子里時,她就開始杜絕任何有關食品添加劑的零食了。
她有一個非常可愛的女兒,已經開始上幼兒園了。薯片、飲料之類添加劑較多的零食,她盡量避免讓孩子吃。
“含有防腐劑和色素的零食是堅決不會買的。”胡女士告訴記者,她聽說這兩種添加劑會對孩子大腦和身體的發育產生影響,這是她絕對不允許的。
盡管有著強烈的“反添加劑”意識,但是胡女士表示,孩子仍然會多多少少接觸到含有添加劑的零食。
來源:作者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