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野縣津灣村的精品桃生產基地,記者看到了不少新鮮事,這邊滿樹粉紅的桃花“一邊倒”,那邊青枝綠葉的桃樹在大棚里舒展著枝葉。村支書王玉森告訴記者,“一邊倒”技術和大棚桃技術是合作社引進的桃樹栽培新技術,正是不斷依靠技術創新,津灣村的精品桃生產才一直處于不敗之地。
“一邊倒”高產高效
桃樹“一邊倒”栽培技術是將桃枝拉成一邊倒的形狀,充分利用太陽能,使葉片兩面受光,光合作用充分,從而達到豐產的目的。一邊倒樹形具備四大優點:一是結果快,2~3年即可進入盛果期而傳統樹形通常要5~6年才能大量掛果;二是產量高,因樹有序排列,果實分布均勻,通風透光良好,所以極易獲得較高產量;三是果品質量好,果實端正,顏色鮮艷,個大味甜,頗受市場歡迎;四是易管理,樹形矮化,便于進行田間管理。
王玉森介紹說,“一邊倒”技術是合作社2012年從山東壽光引進的,使用這種技術栽培的桃樹可以畝產桃子5000-10000斤,是加快果農致富的栽培技術之一。
大棚桃提前上市
“大棚桃的上市時間可以提前20~30天,填補果品市場5月初鮮見精品果的空白,效益自然要比大田果高得多。”說起大棚桃,王玉森首先談的是市場。因外觀美麗、肉質細嫩、富含多種營養物質,在果品市場上,桃子一直深得消費者喜愛。但在自然條件下栽培的桃子,早熟品種上市時間也在6月初,滿足不了果品市場的多元化需求。
“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引進了大棚桃的栽培技術。”王玉森說,大棚桃的栽培技術要點,一是要選擇早熟品種;二是栽植密度要適宜,在充分利用地力的前提下,前期密植、后期間伐為宜;三是對棚內溫濕度的控制,花期溫濕度的控制尤為重要。
王玉森介紹,大棚桃技術是合作社去年引進的,今年進行了適度擴張,明年計劃發展300畝精品大棚桃,讓村民看到實實在在的效益后,再進一步規模發展。
來源:河南農業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