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瑞蓮校長
一邊是教書育人的重擔,一邊是經營辦學的370萬負債,身患癌癥的她在辦學路上并沒有放棄。警衛室當辦公室,老師就是生活導師,原本一個人的堅守,卻成為了一群人的夢想。她的名字叫丁瑞蓮,瀘州雙語學校校長,她自嘲是“精神上的富人,金錢上的窮人”。
特殊的學校將近50%“特殊”學生
兩棟三層的小樓,一個水泥操場,一個食堂,眼前的這個學校雖簡陋,但卻承載著420名學生的讀書夢。其中,將近50%的學生都是“特殊生”。
“這些學生大部分是留守兒童,還有的交不起擇校費,有的智力上有障礙,甚至還有的沒有戶口……”丁瑞蓮從不拒絕,開著大門歡迎孩子。
學生小牟的媽媽做鐘點工時,從8樓摔下來成了植物人,家境困難,丁瑞蓮了解情況后,資助了小牟700元。后來,小牟的家里不幸發生火災,媽媽不幸去世,小牟的衣服、書包也沒有了,丁瑞蓮為其買了衣服和書包。
特殊的老師
一個人的堅守,一群人的夢想
1996年,學校建成,18年來,學生從2個增加到420個,從原來的幼兒園到現在小學初中一體。學校總是在負債經營,目前共負債370萬元。
丁瑞蓮對教育的執著感染著學校34位老師,原本一個人的堅守變成了一群人的堅守。他們中有退休教師,有剛畢業的大學生,有民辦教師,還有放棄編制到學校任教的老師。丁瑞蓮對老師們特別關心。
李玲老師來學校14年了,當時她丈夫因肝癌去世,為換環境來到這里。她說,“我來這里后,丁校長就經常安慰我、跟我談心,讓我走出悲傷。”以前老家在甘肅的張老師生病了,丁校長為其熬粥送藥;一位男老師得了急性闌尾,丁校長幫忙送醫并付藥費,照顧男老師一整晚。
“如果沒有什么特殊情況,我想我會一直堅守在這個學校。”李玲說。
特殊的辦公室
副校長、4名老師、門衛共擠警衛室
“只要能夠一眼望見整個學校,看到學生情況,我一點都不在乎坐在哪個地方辦公。”學校大門警衛室一張靠窗的桌子,那是副校長易佑健的位子。這個15平方米的警衛室,除了易佑健,還有4名教師,1個門衛。
來源:華西都市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