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云菜”產業呈快速發展之勢,目前的種植面積達1480萬畝,產量2280萬噸,是我省僅次于糧食的最大宗農作物。全省現在種植的1000多個蔬菜品種,80%的種子來源于國外、省外。全省沒有一所專業的蔬菜研究機構,栽培技術、采后處理、冷鏈運輸及儲藏加工也是短板。
觀點
“科技這個第一生產力發力不足,將直接制約"云菜"的發展后勁、動搖產業的根基。”“目前云南的蔬菜是個"兩頭在外"的產業,種子技術在外,銷售市場在外。要強壯"云菜"關鍵是要以多種營銷手段做大外銷市場這一頭;通過補齊科技"短板"支撐產業發展,縮小技術上對外依賴度過高這一頭。”
現狀這棵“菜”長得好市場大
今年開春,龍陵縣龍山鎮河頭村創紀錄地長出一棵“青菜王”。省農業廳隨即召集我省蔬菜專家云南農業大學教授朱海山,省農業科學院園藝所研究員鐘利、和江明實地考察,發現當地在常規栽培條件下,單株青菜普遍都能長到7~8公斤,專家們現場測定的這棵“青菜王”單株重量竟達23.06公斤。“這棵菜可能只是個例,但它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云南做大做強蔬菜產業的獨特優勢和潛力希望。”朱海山教授說。
從這棵青菜說開去,專家們認為,獨特的自然氣候條件,成就了云南一年四季在露地條件下都能低成本周年生產,從葉菜類、茄果類到瓜豆類的多品種蔬菜,這在全國是獨一無二的。
依托氣候優勢,瞄準市場需求,近年來,我省把蔬菜作為高原特色農業的重要產業來培植,打好綠色、季節、特色三張牌,種植面積1480萬畝,產量突破2280萬噸,產值350億元,“云菜”已從不起眼的“小產業”成長為大產業。從產業規模看,我省蔬菜的種植面積和產量已躋身全國蔬菜大省行列;無論是冰天雪地的冬春,還是酷暑難當的夏秋,云南時鮮蔬菜都能不間斷銷往大江南北。“冬早菜、夏秋菜、一年四季都有菜的繁榮景象,凸顯出我省作為全國重要的南菜北運基地、西菜東運基地、出口蔬菜基地的優勢地位,”朱海山說。全省蔬菜產量的60%銷往全球20多個國家和國內146個城市。特別是在香港市場,云南每年供港蔬菜達60多萬噸,數量居全國第一位,香港人每吃3棵菜就有1棵產自云南。蔬菜已成為我省外銷和出口排在首位的農產品(000061股吧)。
來源:本網論壇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