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季來臨,行業景氣度或整體好于2013年。由于春季氣溫偏低,14年對蝦、淡水魚投苗較13年晚15-25天,導致水產飼料銷售旺季啟動較晚。但考慮到對蝦疫情對養殖的影響有所減緩,而華南、華中、西南地區淡水魚價格居高,農戶投苗積極性增強,預計2014年水產飼料行業將呈現“先抑后揚”態勢,整體景氣度好于2013年。同時,隨著產品結構調整及經營管理效率提升促進費用率穩重有降,預計通威股份、海大集團毛利率、凈利率將有所提升。5月后,水產飼料行業正式進入銷售旺季,建議投資者逐步布局水產飼料板塊,看好通威股份、海大集團的投資機會。
淡水魚:存塘減少導致部分地區魚價走高,農戶或增加飼料投喂量。由于13年淡水魚價格低迷,導致目前存塘魚數量較少、體重較輕,供給不足導致價格走高,以草魚為例,華南、華中、西南地區價格均同比上漲10%-15%,僅有華東地區草魚、鯽魚因養殖面積擴增導致價格同比略有下降。價格走高,養殖利潤提升,以150-200g 規格的草魚為例,華南地區(廣東)草魚平均塘口價接近7元/斤,總成本約為4.71元/斤;華中地區(兩湖)及西南地區草魚平均塘口價約6.8元/斤,總成本為4.78元/斤,整體普遍盈利。魚價走高情況下,養殖戶多選用優質配合料,并增加投喂量,達到增加淡水魚體重,加快出塘速度的目的,預計14年魚料市場行情整體向上。
白對蝦:疫病對行業的影響有所減少,14年蝦料行業整體有望恢復性增長。14年蝦料行情能否恢復,恢復至何種程度主要關注疫情。由于2013年對蝦早死病(ems)爆發,華南白對蝦主產區存活率普遍低于50%,導致華南地區蝦料整體銷量下滑25%。存塘蝦減少導致14年蝦價高企,農戶投苗積極性增加,海大集團、通威股份蝦苗銷量均增長20-30%以上。ems 病高發期在投苗后的40-60天,根據14年投苗時間測算,5月中下旬將進入病高危期。不過,今年農戶普遍可使用新推廣的ems 病檢測試劑盒,及時檢測疫病情況,早發現,早治療,減輕損失的同時還能趕上補投苗。因此,預計14年疫病對養殖戶及蝦料行業的影響小于13年,蝦料行業有望實現恢復性增長。
通威股份:完善華南蝦料市場布局,加快成本費用壓縮。魚價走高推動魚料銷售進展順利,預計公司4月旺季伊始,單月盈利即填補一季度淡季虧損并實現1-4月整體盈利。公司加快華南地區蝦料市場開拓力度,預計公司14年蝦料銷量增速突破35%。成本端方面,依靠憑借原料直采、內部控制、產品結構調整等手段持續壓縮成本,通威股份毛利率有望進一步上升0.8個百分點,凈利潤增長40%。此外,定增完成后,公司資金逐步充裕,加強對“高盈利養殖模式”研發的同時,有條件參與國內外合作及產業鏈整合。一季度,公司加速在東南亞布局,此前公司在南越和北越分別設立了飼料廠,去年年末又在孟加拉成立了孟加拉通威飼料有限公司。目前越南第三個子公司土地已經拿到,海外業務未來有望成為公司重要的新增長點,并推動公司逾越國內水產飼料行業的瓶頸。預計公司14-16年公司eps 分別為0.53/0.66/0.82元,對應市盈率15/12/10倍,給予“買入”評級。
海大集團:行情恢復性增長推動業績走出低谷。預計公司1-4月水產飼料預收款同比增長20-25%,由于疫病和天氣原因,13年華南地區魚料、蝦料市場成為行業內的“重災區”,因此,華南地區14年水產養殖及水產飼料行情的改善或較其他區域明顯,考慮基數效益,海大集團盈利的階段性改善或更為顯著。同時,公司在銷售費用、管理費用上仍有一定的擠壓空間,加上募投項目有望年底投產解決產能瓶頸,預計14-16年公司eps 分別為0.45/0.54/0.65元,對應市盈率23/19/16倍,從行業景氣度回升角度給予“增持”評級。
來源:作者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