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蔬菜面積達到3億多畝,年產量超過7億噸,人均占有量500多公斤,均居世界第一位。日前,在江蘇省常熟市開幕的中國蔬菜產業大會暨中國蔬菜產業博覽會上,農業部總經濟師錢克明做上述表述。
以“優質安全,產業之本”為主題的2014中國蔬菜產業大會暨中國蔬菜產業博覽會,是中國蔬菜協會主辦的一次行業大會。
農業部總經濟師錢克明在主題發言中說,目前,我國蔬菜生產布局不斷優化,已形成了高產高效的優勢產區、不同緯度和海拔的反季節產區。蔬菜質量安全水平不斷提高。蔬菜已從昔日的副食品成為城鄉居民生活必不可少的重要食品,成為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產業,成為關系社會穩定的重要民生產品。
錢克明指出,從另一方面看,蔬菜生產發展面臨的均衡供應,質量安全,價格波動問題需要進一步解決。錢克明為此強調,一是要推進蔬菜布局優化。繼續抓好“南菜北運”基地建設,因地制宜發展高緯度、高海拔冷涼地區夏季蔬菜,大力發展北方城市冬季設施蔬菜。二是推進蔬菜科技創新。抓住種業科技創新的有利時機,集中力量選育一批適宜設施栽培、耐貯運、適于加工的專用品種。三是推進質量安全水平提升。大力推進標準化生產,引導生產者科學施肥施藥,嚴禁使用高毒禁限用農藥。建立質量安全追溯制度,不斷提高蔬菜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四是推進北方設施蔬菜發展。以北方城市冬季設施蔬菜開發試點為抓手,大力發展北方設施蔬菜。五是推進蔬菜產銷對接。利用信息技術和物聯網的創新成果,積極發展電子商務等新型流通業態。同時,引導城郊蔬菜種植大戶、專業合作社和龍頭企業,開展農超對接,與社區對接,直供直銷,降低流通成本。
中國蔬菜協會會長薛亮發布了優秀蔬菜生產商評價標準,并公布了首次評出的13家優秀蔬菜生產商。薛亮表示,此舉旨在倡導行業自律,發揮優秀蔬菜生產商的模范帶頭作用,引導我國蔬菜生產健康快速發展。
大會還舉辦了首次中國蔬菜攝影大賽,發掘蔬菜產業的文化內涵、美學價值和人文精神。與會代表參觀江蘇省常熟市蔬菜生產現場。本次大會特別授予常熟市“蔬菜科技集成創新示范區”稱號。
來源:人民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