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永和集團董事長林炳生對近日發生在該公司的一起海關退貨事件大為不滿,他向鳳凰財經抱怨大陸相應轉基因國標的缺失對企業造成了誤導和困擾,而輿論的不明就里也讓企業很受傷。 在國家質檢總局近日公布的新一批不合格進口食品名單中,永和豆漿進口的360千克產品被檢測出含有轉基因成分而被退貨。這是該公司自2011年來第三次發生在豆漿產品中檢出轉基因成分事件。
林炳生告訴鳳凰財經,在這一事件中,外界應該更多的關注大陸在轉基因大豆產品進口檢測標準制度中的不完善之處。"很容易對企業造成誤導,其實是比較不負責任的,沒有道理。"
鳳凰財經了解,對于轉基因成分檢出標準,歐盟2003年7月通過的兩項法規規定所允許最高含量為0.9%,規定食品中某一成分的轉基因含量達到該成分的0.9%時即須標識。而臺灣、香港的標準則是允許含有5%.
"轉基因與非轉基因產品的交叉污染在標準范圍內是被允許的,我們之前在香港就有一批產品被檢測出來含有0.2%轉基因成分,按照香港5%標準就判定是符合合規的。"林炳生表示。 林炳生抱怨大陸對此目前并沒有任何標準,也就是說只要檢測出有轉基因成分都要銷毀,"即不給出檢測報告,亦無告知具體含量".同時,大陸的要求是只要含有轉基因成分都需要標識,而無標識產品只要檢出任何轉基因成分都被判定違法。"雖然可以說是最嚴苛,但其實會給企業其實造成很大困擾和誤導".
林炳生告訴鳳凰財經此次檢測出來的產品來自于臺灣工廠,而臺灣工廠的大豆都是從加拿大進口,目前并不知曉含有轉基因成分的原因,其強調國內永和豆漿采用的原料基本來自東北本土大豆。
來源:作者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