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晚7點多,記者在濱江路5號壩門和6號壩門之間的珍珠橋下發現,約有200多名市民在江邊撈著什么。上前詢問得知,他們在捕撈鰻魚苗。
記者在一市民拿著的礦泉水瓶里看見他剛捕撈著的一條鰻魚苗,魚苗大約六七厘米長,牙簽般粗細,在夜晚燈光的照射下有點透明。如果不仔細看,很難發現這么細長的魚苗。
記者在現場看到,捕撈者中有的帶著專業的魚網或抄網,頭上戴著有頭燈的盔帽、腳下穿著高腰水鞋;還有一部分市民則拿著手電筒蹲在岸邊,手里拎著礦泉水瓶子撈魚苗。有的市民有收獲,有的撈了幾個小時卻一無所獲。
離此不遠處停有一輛微型面包車,捕撈到魚苗的市民紛紛走向微型面包車售賣。記者發現,面包車里有幾個泡沫箱子,一中年男子站在車邊,以每尾6元錢的價格收購,收來的魚苗都被裝進泡沫箱里。一名剛捕撈完的男子數了數自己桶里的魚苗,有20條,收購魚苗的男子當場付給對方120元錢。拿了錢揣進兜里之后,該男子又下水去捕撈魚苗。
現場有市民告訴記者,這樣的捕撈已持續四五天了,而且不少人聽說能賣錢,紛紛加入捕撈隊伍。記者注意到,還有人劃著小艇和漁船在捕撈魚苗。
5月19日上午,記者就此聯系了我市海洋漁業部門。聽完記者的描述,漁政檢查二科的工作人員表示,市民捕撈的魚苗正是鰻魚苗。
據介紹,鰻魚是一種回游性魚類,一般3月份在深海中產卵,產卵后雌魚便死去,幼魚則會沿著雌魚游過的地方回游,于是鰻魚苗出現在海水與淡水的交匯處。我市鴨綠江段這時期出現鰻魚苗,正是魚苗回游的時期。
我市鴨綠江段在1996年和1997年鰻魚苗比較多,當時也有部分市民違法捕撈。正是由于當年的過度捕撈,這些年江水里再難見鰻魚苗。今年鰻魚苗又多了起來,有些市民便又開始大肆捕撈獲利。
漁政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為了讓鴨綠江的各類魚苗能夠正常生長,從天氣轉暖以來,他們每天沿著江邊巡查,對擅自捕撈者的工具進行過多次收繳。“五一”期間,他們在新區和四道溝等地共收繳了80多張捕撈魚苗的漁網。最近,他們針對市民捕撈鰻魚苗的行為,也加大了江邊的巡邏和管理力度,但市民往往是在晚上6點鐘以后出來捕撈,管理工作有點難。
就在記者結束通話半個小時后,漁政檢查二科的工作人員趕到記者所說的地點,發現了幾名正在水里捕撈鰻魚苗的市民,工作人員對正在進行捕撈的市民進行勸導和制止。工作人員表示,他們從19日晚上開始,要加班加點在江邊幾塊重點地區加強巡邏和管理,勸導和制止市民不要違法捕撈鰻魚苗。
5月19日晚7點30分,記者再次來到該地點發現,捕魚苗的市民明顯減少。一名收購魚苗的男子說,漁政人員晚上在不停地巡查,勸走了很多捕魚的市民,而且漁政執法人員從5點多開始就在不停地巡視。“看來,收不著魚苗了,執法人員不讓捕了。”說完,該男子駕車離開。
來源:丹東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