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底剛搬到南山市場的“漳州水產批發市場”面臨再次搬遷。日前,漳州市薌城區政府貼出通告,決定從2014年9月30日24時起,對漳州市水產品批發市場南山臨時過渡經營點停止經營,搬遷、整合到海峽兩岸(國際)農產品物流城(以下稱海峽農博匯)。
這一紙通告引發南山水產市場諸多店家的不解和無奈。店家紛紛表示不想搬遷至新市場,因為“那邊太遠了”!
業主:新址較遠 擔心生意受影響
目前的“水產市場”位于漳州舊中山橋南端橋頭(即南山寺附近)。在南山水產市場開店的林女士說,這邊的水產店基本都是半批發半零售,平常生意就一般,只有賣給婚慶的量會大點。“我們是做生意的,只要能賺錢,生意到哪里都能做。”林女士無奈地表示,可是新的市場在龍文區的高速公路口附近,偏遠了,搬過去后生意恐會很難做。
同樣在此做生意的洪先生也表示,新的市場太遠了,“我們不像廈門都是整車批發,因為是做批發也做零售,去了那邊,生意就不能做了”。
另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水產店老板則表示,當初開店成本就花了不少錢,運營不到兩年,幾乎所有的店家成本都還沒收回來,搬到新市場重新開店至少也要幾十萬元的成本,現在大家哪里還有那么多錢。
波折:水產市場 5年內兩次搬遷
據了解,“水產市場”正式名稱應為人民市場,因專門經營水產品,俗稱水產市場。原先位于博愛西道,是一個自解放以來成立的老品牌水產批發市場,是漳州市最大的海水產品集散地。2007年5月17日,為了配合城市拆遷改造,人民市場拆遷安置至戰備大橋下臨時過渡水產品市場繼續經營。
然而,由于橋墩、橋梁的侵蝕日趨嚴重,水產運輸、經營等不可避免地造成橋下交通堵塞、環境惡劣,戰備大橋下人民市場臨時過渡點于2012年底被關閉。隨后,南山菜市場(即牛圩)和其西側的閑置地塊整合建設成為新的人民水產批發市場臨時過渡經營點,并于2012年11月28日投入運營,現有100多戶水產店在此營業。市民習慣稱之為南山水產市場。
“從原來的人民市場搬到橋下四五年,又搬到了這里,到這里還不到兩年,又要我們搬遷。”在南山水產市場開店的一名老板說,難道7年內要搬遷3次嗎?
回應:整合發展 三大批發市場
對此,漳州市薌城區市場服務中心辦公室主任鄭女士表示,此次將南山水產市場遷至海峽農博匯,主要是根據漳州市政府2010年第三次常務會議精神,及漳州市海峽兩岸(國際)農產品物流城項目建設協調領導小組的要求而決定的。鄭主任說,根據市政府相關會議的要求,就是要將蔬菜、水果、水產三大批發市場進行有效整合發展。
此外,她還表示,由于南山水產批發市場作為臨時過渡經營點,目前已經被納入南江濱路的規劃范圍內,也要面臨拆遷問題,所以希望經營戶能理解支持。
人民市場
人民市場原位于博愛西道,占地面積 2519㎡,建筑面積2204.54㎡,是一個自解放以來成立的老品牌水產批發市場,供應縣后、華南等社區和漳州師院、漳州二中等機關、學校、企事業單位、駐軍近2萬人日常菜籃子工程的需要,批發給市區所有農貿市場零售商和賓館、酒店海水產品,是漳州市最大的海水產品集散地,輻射到各縣區并延伸到廣東、江西、浙江、湖南等省,年銷售額超過1億元。
來源:海峽導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