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2014年世界種子大會參會人員現場注冊啟動,來自美國、荷蘭等60個國家和地區的種業代表陸續抵達大會舉辦地豐臺王佐鎮,共謀種業發展。本月26日,種子大會將正式開幕。
據豐臺區政府相關負責人介紹,本屆大會共有來自60個國家和地區的1452名參會人員進行了網絡注冊,參會人數在近十年大會中排第二,僅次于2013年希臘世界種子大會的1546人,是在歐洲地區以外舉辦的世界種子大會參會人數最多的一次。此外,7家國際企業和7家國內企業贊助大會,贊助金額402萬元(66萬美元),也突破了歷屆世界種子大會的贊助紀錄。昨天下午,代表們陸續抵達會場注冊報到。
昨天,設在大會主會場東方美高美酒店的世界種子大會網絡中心和設在公寓酒店的新聞中心正式啟用,可為記者提供wifi與打印服務。
□探訪
種子篩選分類系統將首次亮相
昨天,記者來到品種展示基地內的種業展示中心。一進門,一朵包裹著各類種子的巨型蒲公英即映入眼簾,往里走便是種子文化交流館。為了展現種子文化,展廳內的許多東西都由種子制作而成,比如"一粒種子可以改變世界"板塊中的世界地圖。種子商店區內,憤怒的小鳥、企鵝等一些可愛的卡通動漫造型,都是用一粒粒的小麥、綠豆、紅豆等種子拼粘而成。
展區內還設置了一個以五色土建成的社稷壇,陜西出土的半坡遺址場景畫也出現在展區內。為什么設置這兩項內容?工作人員解釋說,社稷壇包含著古代人對土地的崇拜,"半坡遺址距今6000年左右,這里留下了我國先民刀耕火種的足跡。"
在種業展示中心內的設備展示區,一臺特殊的機器吸引了大家注意:略微傾斜的管道上,不停地有圓球滾來滾去,旁邊還有類似螺旋梯的升降設備。
"這套設備名為地下管道智慧物流系統,也可叫種子篩選分類系統,這是在種業領域里的首次應用。"工作人員王震洲介紹,該系統不僅可以用來分類篩選種子,也可用在超市運輸各種貨品,或者埋于地下用來分類處理垃圾等。而這些球并不是普通的球,而是空心的,球內可以放置直徑小到幾厘米,大到幾米的物體,"它們可以專門用來分類、篩選、運輸、儲存種子。"
王震洲說,通過電腦設置相關數據后,系統會自動對經過管道的種子進行篩選,并根據種子的產地、類別或好壞將種子裝進不同的球體內儲藏,再通過管道運輸以及升降設備運輸到球形倉庫儲存,"需要哪一類種子,只需要通過系統查詢選擇,倉庫閘門就會打開,儲存有該類種子的球體就會自動滾出。"球形設備儲存種子可保證密閉性,而整套系統的使用也將最大限度地節省人力成本,讓一切工作都科技化、規范化。
來源:作者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