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消毒餐具到底衛生不衛生?是不是經過“1122”認證的就等于上了保險?決定用檢測來告訴大家真相。
近日,調查人員從南京的多家飯店餐館采樣了5個批次共15套一次性消毒餐具,送到了江蘇省理化測試中心進行檢測,其中包括有“1122”認證的,也包括沒有認證的。檢測結果顯示,有“1122”認證的消毒餐具都是合格的,同樣是包裝一次性餐具但沒有“1122”認證的,則被檢出了大腸菌群。
開始實驗
消毒劑殘留檢測:全部合格
檢測人員首先測的是游離性余氯,這種成分主要存在于消毒劑中。先用蒸餾水沖洗餐具兩三次,沖洗的水樣轉入試管中,然后加入實驗試劑,觀察試管中水的顏色。游離性余氯含量越大,試管中水會出現漸偏黃的顏色。
結論:根據國標,游離性余氯小于0.3mg/l即達標,本次檢測中各個樣品都合格。
這項檢測的是烷基(苯)磺酸鈉,這是洗滌劑殘留成分。還是用蒸餾水沖洗餐具的樣液,放入萃取容器中,每個樣品都滴入亞甲藍溶液,亞甲藍會與水中的陰離子發生反應,水樣顯藍色。隨后,將一種有機試劑加入到容器中進行萃取。靜置容器,待有機試劑與水分離,就可以將試劑隔離出來,用分光光度計來對比試劑顏色。
結論:國標規定烷基(苯)磺酸鈉含量小于0.1mg/100cm2,這次檢測全部樣品都合格。
洗滌劑殘留檢測:全部合格
這次檢測的致病菌包括沙門氏菌、志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實驗人員用5平方厘米大小的滅菌濾紙片緊貼餐具內表面,1分鐘后,放入50ml無菌生理鹽水中,充分振蕩后制成原液。再按照現行國標進行檢測。
結論:按規定,沙門氏菌、志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均不得檢出,這次檢測所有樣品均合格。
致病菌檢測:全部合格
非“1122”認證的餐具檢出大腸菌群
檢測大腸菌群用的是紙片法。用無菌生理鹽水濕潤檢測用紙片,立即貼于餐具內表面,每件貼紙片2張,30秒之后,置于無菌塑料袋中。
將已采樣紙片置37℃下培養18小時,然后觀察紙片顏色變化,如果紙片變黃,并在黃色背景上呈現紅色斑點或片狀紅暈為大腸菌群陽性。
結論:國標規定在一次性餐飲具的內表面,不得檢出大腸菌群。此次檢測發現,含有“1122”認證的樣品均合格,沒有檢出大腸菌群。非“1122”認證的兩批次樣品則均檢出大腸菌群。
大腸桿菌容易引發腹瀉等問題
據餐具洗滌行業相關人士介紹,在餐具清洗、消毒、保潔三個環節中,任何一項措施不到位,都會造成大腸菌群超標。
江蘇省營養學會公共營養師培訓中心主任顏曉東介紹說,大腸桿菌雖然不是致病菌,但有時候也容易引發腹瀉等消化道方面的問題,通俗說就是可能引起拉肚子。
科普一下
消毒餐具上桌后,用水沖洗其實沒用
江蘇省理化測試中心實驗人員表示,很多人習慣于在拆開包裝后,先沖洗下一次性消毒餐具,其實這一舉動實際意義不大,可能餐具上的小灰塵能沖掉,但細菌是沖不掉的。顏曉東也認為,沖洗下更多是心理作用。他指出,除非是溫度足夠高的熱水,可能有些許的幫助,但一般情況下是沒用的。
“凈潔”和“佳潔”
消毒餐具有問題
在最近一次檢查中,調查人員發現名為“凈潔”的消毒餐具不僅產品質量不合格,就連包裝上的廠址也是假的。協會經過調查發現,這個“凈潔”的消毒餐具曾因衛生狀況或質量不達標被查處過,還曾換過“保食潔”“心潔”等名稱,最后改名為“凈潔”。據了解,上述被查的餐具成本很低,只有5毛多。“這基本是不可能實現的,一套消毒餐具成本最起碼在一元錢左右。”
此外,在查處中發現,還有位于江寧區湖熟的企業仿冒1122餐飲具包裝,名為“佳潔”,包裝和正規的1122消毒餐飲具很相似。目前,南京市餐飲具消毒行業協會已經建議關停。發表的文章內容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觀點。
中華廚具網(www.hoppecoke.com)秉承為商用廚具客戶提供滿意數據信息服務,為商用廚具企業開拓廣闊市場為宗旨,與時俱進、開拓進取,憑借自身行業優勢、人才優勢,順應市場需求和信息化潮流,以保持中國專業、權威的商用廚具行業門戶網站而努力。
中華廚具網通過分析了大量商用廚具企業信息及市場調查后,中華廚具網在中國廚具孕育產生,它將更聚焦商用廚具品牌價值提升,為廚具產品提供招商加盟信息服務,行業資訊服務,為企業代理商提供商業信息報道、商業合作和店鋪運營咨詢服務。
中華廚具網是綜合商用廚具大數據信息平臺,更具價值的行業門戶準確的定位、多方位及時的行業信息、高轉載的資訊發布,主導商用廚具行業資訊動態。融合熱點事件策劃,多方位立體傳播,助力企業發聲,為品牌擴音增強知名度。招商加盟連續為商用廚具品牌推薦優質代理商,強大的經銷商數據庫,快捷高效的渠道通路,定制化服務品牌招商,一站式為廚具企業招商加盟建立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