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對健康生活的追求,富含高營養價值的綠色食品,得到了越來越多的接受和認可。工業區農燈草莓合作社就看中這一商機,嘗試引進素有“綠色人參”之稱的黃秋葵,來壯大“草莓復合經濟”模式,提高農民收入。日前,首批試種的黃秋葵,已經進入上市期。
走進黃秋葵種植大棚,一排排近一米高的綠色植物映入眼簾,葉子掌形五裂,裂缺邊緣為不規則齒形,每株植物上除了掛著略有彎曲,形似羊角的綠色果實,還有開著大而嫩黃、花心呈深紫色的花朵或者剛剛坐果的小秋葵,很是招人喜愛。據種植戶呂振穎介紹:黃秋葵的經濟價值和營養價值都很高,目前每公斤的零售價在30元左右,要遠高于一般經濟作物。而它的種植卻非常方便,尤其在初夏季節,只要陽光充足,生長速度就特別快,一個大棚每天都能“出籃”五六十斤的秋葵。
黃秋葵是該合作社去年剛引進的品種,由于黃秋葵生長、掛果期正好與“農燈草莓”錯開,形成了良好的“草莓復合經濟”模式。目前試種的2個大棚,產品主要銷往市區各大農產品賣場和超市,其新鮮、“綠色人參”的美譽更是等到了不少嘗鮮者的追捧。
據了解,黃秋葵又名羊角豆,原產于非洲,20世紀初由印度引入我國。它的可食用部分是果莢,脆嫩多汁,滑潤不膩,香味獨特,果實中還含有果膠和多糖等組成的粘性物質,是一種富含鉀、鈣、鐵、鋅、錳等礦物質的營養保健蔬菜。可涼拌、炒食、油炸和作湯。
據悉,接下來合作社除了種植甜瓜、苦瓜等作物外,將根據市場銷量,適度推廣黃秋葵的種植面積,讓更多的種植戶享受到“草莓復合經濟”模式,帶來的效益。(新農網)
來源:新農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