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有從業多年的流通人士表示,從目前看,接下來的魚價走勢相當不樂觀。首先,在今年上半年出售的魚,大多數都是去年秋苗養成的,而去年下半年魚價好,很多人放棄過冬魚,而轉為賣魚養秋苗,這就造成今年上半年商品魚的上市量較高,加工廠在原料魚得到一定程度的滿足后,會做出下調魚價的措施,到了今年10月以后,隨著大批今年春苗的上市,這個現象會愈加明顯。
其次,散養戶往往有一個特點:在飼料漲價和魚價下跌時,出魚的意愿會明顯加強。在前不久廣東各大羅非魚飼料企業上調價格,現在加工廠又不斷有降價的風聲放出,正推動了短期內商品魚上市量的增加。另外,隨著六月的到來,酷暑開始出現,病害又將進一步加大存塘的壓力。
同時,華南羅非魚主產區,特別是廣東、海南、廣西三地,魚價的波動存在明顯的協同性,鑒于國際流通商的壓力,三地的魚價“同漲同跌”的現象比較顯著,廣東魚價的下跌也會產生連鎖效應,雖然目前海南的魚價還有5.3-5.4元/斤(1斤規格),但也存在較大的下調壓力。可以預測,今年的魚價將整體走跌,拉動回升的因素不明顯。
作為活動的支持單位之一,廣東鳳凰飼料有限公司魚料部經理朱維力就大水面養殖羅非魚的專用飼料使用細節進行了講解。本次觀摩是互助會在今年的第六場活動,8日當天有來自陽江、茂名、佛山等地的20多位養殖戶、經銷商和流通商參加。類似的活動接下來還將陸續開展,為業界的交流與互動搭建良好的平臺。(農財寶典)
來源:農財寶典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