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質檢總局今日公布2014年4月份不合格進口食品化妝品黑榜,數據顯示此次共有226批進口食品、5批進口化妝品被檢出不合格。質檢總局表示,上述不合格產品目前已做退貨、銷毀或改作他用處理,未在國內市場銷售。
網易財經發現,在此次不合格產品及原料的進口商中,知名企業中糧集團旗下電商平臺我買網赫然在列。相比其他食品進口商進口產品被檢出黃曲霉毒素b1超標、包裝不合格、大腸菌群超標、食品添加劑超標等原因,中糧集團旗下電商平臺我買網從荷蘭進口的卡斯芝士洋蔥小麥餅干,竟然被檢出含有違規使用化學物質罌粟籽,目前上述不合格產品目前也已經被相關部門勒令退回。
資料顯示,罌粟籽,又名御米,是罌粟的種子,在世界許多地區被當作調味料或者草藥使用。在中國于1991年頒布的《香辛料和調味品名稱和內含物的測定》標準中,“香辛料和調味品名稱表”也明確標明:罌粟,可使用部分,如種子。另外,《美國聯邦政府條列手冊》、《大英百科全書》等,均記載罌粟籽為安全可食用物質。據網易財經了解,罌粟籽富含甘氨酸、丙氨酸、酪氨酸等多種提升鮮味的氨基酸,可為食品增添鮮美的味道,增強食品原味;肉類食品、速食調味湯包、醬油在添加罌粟籽調味粉相關產品后,口味更加醇厚,能達到強化食物原味的功效。
但在中國,受近代毒品影響,國家禁止任何機構開發罌粟籽產品,在2005年才放開至“罌粟籽僅允許榨取油脂食用”。資料顯示,2005年9月4日由國家衛生部、農業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聯合批準“罌粟籽僅允許榨取油脂食用”。
對于此次我買網從荷蘭進口小麥餅干被檢出含有違規使用化學物質罌粟籽,我買網方面未對此事做出任何回應,網易財經曾試圖聯系我買網相關部門,但電話一直無人接聽。
據悉,此次并非首次我買網進口食品被檢出不合格,就在上月質檢總局披露的信息中,中糧我買網有限公司從波蘭進口的伍吉棒棒糖,因違規使用化學物質維生素a,被勒令銷毀。
公開資料顯示,我買網是中糧集團于2008年投資創辦的食品類b2c電子商務網站。對于該網站的成立,曾有媒體報道指出,雖然中糧集團作為傳統食品業巨頭,在做網購方面不缺乏原有品牌影響力和渠道宣傳資金,但作為傳統食品產業鏈企業仍舊擺脫不了線下線上產品雷同,價格相同,送貨物流平臺完善等等問題。
此外,還有媒體報道指出,我買網不僅受當前大產業發展形勢所困,于中糧集團內部,也存在資源調配整合不善、溝通機制欠缺等問題。據《二十一世紀商業評論》此前報道,在中糧集團內部,尤其一些現有業務發展很順利的成員公司難免擔心,如果產品上網銷售,有可能導致價格體系紊亂,最終會影響與經銷商原本很不錯的合作關系。結果,越是傳統渠道暢銷的產品,越有可能拿不到貨。
2013年7月,我買網獲得賽富基金數千萬美元注資,按照當時中糧集團的披露,上述資金將用于我買網未來幾年內全國市場布局及渠道拓展。
來源:網易財經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