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鮮家禽快來啦!下月起,禪城除南莊以外的中心區農貿市場、商場超市、餐飲單位等各類經營場所將取消活禽交易,實行家禽“集中屠宰、統一配送、生鮮上市”。生鮮禽肉推廣遭遇的最大的一道坎就是粵菜飲食文化,賣慣活禽的檔主、買慣活禽的市民對于生鮮禽肉難免有諸多顧慮。而專家表示,實行家禽“集中屠宰、統一配送、生鮮上市”是件大好事。 走訪:
新政有待市民理解接受
連日來,記者走訪發現,“迷茫”是禪城農貿市場活禽經營檔主對新政實施后生意前景的普遍感受。
“試一試啦,做得下去就做,做不下去就算。”昨日,在普君市場內經營活禽檔的梁姨說,如果每個檔口都賣生鮮雞,顧客沒有別的選擇,她也可以試一試售賣生鮮雞。“這是社會的變化,我們做生意的不能選擇,只能適應。”梁姨盡管表示可一試生鮮雞生意,但已預計到生意額會大跌。
山紫市場的楊記三鳥檔檔主陳姨現在每月平均交100多元電費,預計添置冰箱改賣生鮮雞后的經營成本會上升。陳姨認為,廣州實施新政后,很多居民到芳村、南海等地買活雞,擠占了生鮮雞生意份額,陳姨擔心佛山也會出現類似情況。
對于活禽經營檔主們的迷茫與擔憂,佛山科學技術學院食品園藝學院院長、教授董華強認為,實施家禽“集中屠宰、統一配送、生鮮上市”是遲早的事情,是一件大好事。因為由政府部門負責把住防止活禽養殖、屠宰使用非法添加劑、非法獸藥這一關,可以使食品安全風險大大降低,也能有效降低h7n9禽流感發生的概率。不過,新政實施之初可能會引發一些不習慣買生鮮雞市民的顧慮,好的政策也需要市民慢慢理解與接受。
專家:
生鮮雞營養味道都不錯
相比起農貿市場內活禽經營檔主們對售賣生鮮禽肉的迷茫與擔憂,禪城一些率先售賣生鮮禽肉的超市則呈現另一番景象。
昨日,祖廟附近一間大型生鮮超市內,生鮮雞、生鮮鴨正在做促銷。促銷人員介紹,生鮮雞鴨都是當天凌晨四五時在工場宰殺包裝好,然后冷藏運送至賣場的,“不是冰凍的,只是冷藏的狀態”。
記者在售賣生鮮雞的雪柜前看到,包裝好的光雞上貼著包含產地、產期、保質期等信息的標簽,邊上還掛著各類質檢證書。用手指摁一下生鮮雞,能感覺到雞肉的彈性。
正在挑選生鮮雞的陳小姐說:“這樣比較干凈衛生,但味道確實不及從農貿市場買到的、同等價位的毛雞。”而網友“yoyo曉璇”也覺得:“生鮮雞不如現宰活雞好吃,不過安全是最重要的,不能有兩全其美的辦法嗎?”
生鮮雞的味道真比現宰活雞差嗎?專家的看法有些不一樣。據董華強說,生鮮雞并不是冰凍雞,而是在宰殺后2小時內降到0~4攝氏度保存的雞肉。生鮮雞與現宰活雞相比,口感肯定是不一樣的,但從營養上說,生鮮雞的營養更好。”因為雞只在宰殺后有一段自熟過程,其間蛋白質會分解,產生氨基酸等,不僅營養更好,味道也更好。”
來源:佛山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