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季 麗水農民不一樣的“叫賣法”
麗水的楊梅熟了,每天清晨,果農們都會早早地起床,上山采摘果實,運到收購點去銷售。在水果種植面積廣闊的山區麗水,隨著“水果季”的到來,各式各樣的水果將陸續上市銷售,果農們最要緊的是在賣水果上下足功夫。
在麗水城郊,許多農村嘗試著不一樣的水果“叫賣法”,蓮都區紫金街道黃坭丼村就是生動的一例。
最近一段時間,在黃坭丼村楊梅山上,每逢周末常會看到市民開著車上山,他們不光是采摘楊梅,更是去欣賞楊梅。“還好這幾日天氣放晴,不然,這個周末又要泡湯了?!边@不但是喜歡摘楊梅的市民的心聲,更是楊梅果農的心聲。
守著果樹靠天吃飯
農業以前始終無法改變“靠天吃飯”的模式,即便是麗水城郊的黃坭丼村也不例外。
論村莊規模,黃坭丼村并不大,只是一個200多人的小村,但村里卻有1000多畝楊梅山,并且是蓮都區最早種楊梅的村子之一,黃坭丼村的楊梅以個大、色鮮、糖度高、無公害聞名。如今,黃坭丼村不僅產楊梅,而且還種植有枇杷、柑橘、藍莓等水果。
上世紀九十年代,黃坭丼村人種楊梅,全是看天吃飯,“那時候,不懂技術,沒有科技支持,捉蟲都全靠人工?!贝妩h支部書記何國軍說,那時人力投入很多,但收入不高。
從銷售模式上看,以前果農賣水果,主要是兩種:提籃進城“小賣”;等著經銷商上門收購。如今,這兩種銷售模式仍然盛行。
楊梅盛產時,每天天一亮,黃坭丼村果農就早早來到楊梅地,采摘自家的楊梅,“早起采摘的楊梅新鮮點,一會城里的商家便會過來取貨,可耽擱不得?!贝迕癜⒂掳岩换@籃新鮮的楊梅提下山,等待7公里外的市區商家前來收購。“收了楊梅,心里就踏實了?!?/p>
楊梅采摘旺季,是果農辛苦種植一年,收獲大自然滿滿饋贈的季節。
走進城市抱團吆喝
后來,黃坭丼村農民擴大了楊梅種植規模,種植技術提高了,產量也提高了,如何提升楊梅的“身價”卻成了一道難題。
在2009年楊梅上市時,黃坭丼村村干部想出一個新點子:把楊梅帶到北京,擺一個“擂臺”,向其他地方的楊梅“論道取經”,請專家給村里的楊梅產業“把把脈”,也邀請北京市民和水果經銷商嘗嘗“皇帝吃過的貢品”。村民代表會上一提出這個點子,大家立馬舉手全票通過。
來源:浙江農業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