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足不出戶,只要輕點鼠標就會有人將新鮮的農副產品送上門,所購商品不僅價格便宜而且還能實時監控生產過程;農民足不出戶,也可以通過網絡了解全國農產品[0.11% 資金 研報]單品種植、銷售情況,合理優化種植結構、調整上市時間,避免農產品賣難。
海南省屯昌縣這種“飛梭”式的農產品網上交易形式,已不再是一個構想,整個流程的試點工作已經開始實施。屯昌,這個以農業為主的山區省級貧困縣,希望通過電子商務來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化發展,實現由粗放型農業向精細化標準設施農業轉變,實現由單家獨戶經營向高組織化轉變,促進全縣農業增效,幫助農民實現致富增收,到2015年底,實現農民人均增收超過3000元。
近年來,在海南省農業廳和商務廳的大力支持下,屯昌縣借助海南惠農網,將傳統農業與現代it技術結合,投資3000萬元創建“網上菜籃子”便民服務平臺,為屯昌綠色農產品與消費者架起一座“金橋梁”,讓廣大消費者享受一站式“網上淘菜、送貨到家”的服務。目前,全縣已規劃建設了“網上菜籃子”指揮中心和常年蔬菜配送中心;網上菜籃子智能配送柜已進入30多個社區;海南品牌農產品網上交易服務流程品牌“周里巴人”,共有注冊會員1萬多個。
海南惠農網總經理周山峰介紹說,目前他們在屯昌有無公害蔬菜種植基地近200畝,可保證多品種農產品的充足供應。為了保證品質,“網上菜籃子”對于生鮮類的農產品還采取“零庫存”。會員在當天上午9時前下達的訂單,所訂購的農產品中午1時前從基地送達配送中心,并完成整個配送工作,送到每戶家庭。即便用戶只買一兩元錢的蔬菜,也會免費送菜上門。同時,安全追溯體系可讓消費者查詢到菜的來源和農殘檢測編號,若發現質量問題,可通過網絡平臺舉報投訴。
為何選擇電子商務作為農業轉型的破題之路?
來源:農民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