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過去幾年的上行周期,食品飲料行業如今的處境好似寒冬。以茅臺為代表的高檔白酒在遏制三公消費的背景下,股價一蹶不振。而乳制品行業的龍頭大哥伊利股份(33.27,0.12, 0.36%),前不久更是被光大證券(8.02, 0.08, 1.01%)出具了長達62頁的看空報告,股價遭遇機構群體踩踏。
“食品飲料行業這兩年發生了巨大變化,現在處于短期的休整調整期,目前的價格仍然有很好的長期穩定的投資機會。”2014年“第一財經最佳分析師”評選食品飲料行業第一名國泰君安證券[微博]胡春霞稱。
白酒正在修復
“我剛入行時認為白酒是一個夕陽行業,但是2004~2012年白酒業轟轟烈烈的增長,與經濟的相關度是最高的。”胡春霞稱,白酒行業曾經是食品飲料業的主力,2012年限制三公消費以后有所下降,目前已經進入到底部區域。
“今年春節開始,白酒的私人消費在大幅度上升。隨著人均收入上升,高檔酒價格的下調,我們建議再關注一下高檔酒類。”胡春霞稱。
從茅臺來看,零售端降價也對股價起到了一定的提振作用。春節過后,茅臺迎來一波漲勢,最高觸到179.6元的高點。
胡春霞分析稱,剔除三公消費,高檔白酒現在處于“裸泳”。但是從一季度的消費來看,茅臺創出歷史新高,這意味著在價格下行后,私人消費量明顯高于預期。
胡春霞預測,未來白酒股價可能很難出現上一輪的大幅度上漲,但是從大方向來看,未來完全有可能跑贏cpi,并且在品牌方面可能給出一定的溢價。
此外,對于啤酒行業,胡春霞表示行業長期凈利潤上升會出現拐點,對于該行業的龍頭公司可以長期關注。啤酒總的消費量不會有太大的上升空間,從國內來看,增長率是個位數,全球來看基本是2%~3%。但是國內啤酒集中度在大幅度上升,集中以后會有凈利潤的上漲空間。
乳制品仍有上行空間
不久前,光大證券發布長達62頁針對伊利股份的看空報告,認為伊利股份“未來五年將遭遇低溫奶、常溫奶和進口奶實質性沖擊”。將這一老牌乳制品龍頭企業推上風口浪尖,也讓市場再度審視乳制品行業。
“我們認為這個行業未來在國內的成長空間仍然非常大。現在來看,北上廣深這類一線城市,人均消費已經有2~3年沒有出現大的增長,但是在二三線城市或者是更多的三四線城市的增長速度都是非常快的。人均收入上升以后,以三線城市為主力,整個渠道的下沉和收入增長以后的行業增長都是看得見的。”胡春霞稱。
胡春霞稱,伊利、蒙牛和光明幾個乳制品業的巨頭公司前期的增速競爭比較激烈,目前處于緩和狀態,行業盈利能力持續上行。在其凈利潤率達到或接近全球平均水平時,仍然還有空間。
“現在乳制品行業在所有國內大宗消費品中占比是比較大的,未來這些公司會不會進入橫向收購兼并階段?從海外的歷史來看,是完全有可能的。我們希望未來能夠出現中國的雀巢或者是達能這樣的大型食品公司。這對國內消費者也是利好,至少可以保證食品安全。”胡春霞稱。
有外媒報道,截至6月初,中國今年對飲食業的并購已經占到其海外并購總量的17%,幾乎與能源和電力行業的20%相當,后者向來是中國對外并購交易中的老大。胡春霞亦稱,伊利已經進入全球前10強乳制品企業,蒙牛進入前20強,包括國內第三大的光明,從去年開始邁出海外收購的步伐,包括與海外牧場的合作和企業的收購。 “在這么大規模的并購支持下,伊利完全可以做到自己完成部分進口奶,作為本身產品的補充。”胡春霞回應伊利遭遇的進口奶沖擊。
胡春霞進一步補充道,國外奶源進來是對國內奶源和奶產品的有利補充,未來其占比會被限制在一定幅度之內。盡管去年進口奶的增長速度是翻倍的,也只占國內總體消費量的1%。進口奶運費在整體成本中占比非常高,低溫奶距離運輸半徑最多只有500公里。
為什么這兩年進口奶快速發展?胡春霞認為是電商渠道在某種程度影響了以前超市為主的模式。“進口奶現在40%的銷量是來自于1號店,以價格的補充來獲得流量,我們認為這樣的模式是不可長期持續的。”
乳制品和酒類之外,胡春霞也提醒投資者關注調味品行業。
“這個行業前些年市場關注度比較小,這兩年我們突然發現,除了白酒之外,這是食品飲料當中量價齊升的一個子行業。往前看五年,每年行業的增速都超過20%。其中尤以中高檔的調味品增速更快一些。”胡春霞稱。
來源:作者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